“要加快推进第二批北京市属行政企事业单位迁入副中心,腾出的空间主要用于加强对首都核心功能的服务保障”“继续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增强向外疏解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疏解与提升一体推进,如车之两轮,并行不悖,共同推动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围绕“四个中心”战略定位,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充分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为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北京发布并多次修订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2.44万件。2014年以来,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千个,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
站在新起点上,北京将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一抓到底,坚定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巩固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疏解成果,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外布局发展;第二批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等板块的疏解,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