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让看电视成了闹心事

2023年01月20日 06:11   来源:经济日报   康琼艳

  在多数人印象中,看电视本是件简单的事情。然而,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看电视这件事变得不那么简单,甚至还有点闹心。

  一台电视配两个遥控器、开机必须先看广告、追剧刷综艺要先充值会员、不同的节目需要切换不同平台……以上种种遭到网友的广泛吐槽。粗略估算,除了安装宽带、机顶盒等费用,开通各大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每年就需花费上千元。

  电视越看越复杂,一方面与技术的升级相关,电视所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除了卫视频道,海量丰富的网络视听节目也成为电视制造商争相搭载的资源。随着内容商和终端商的紧密互动,智能电视所构建的影视生态满足了消费者更加广泛、细分的需求。然而,作为内容聚合平台,智能电视无法打通各视频平台的资源壁垒,反而因复杂的操作影响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视频平台频频出现的“套娃式充值”现象引发争议。除了会员费上涨、超前点映收费等,一些视频平台还通过更为隐蔽的技术手段为会员权益设置种种障碍,如限制登录设备、投屏功能付费、不同终端内容有别等。

  如何让看电视变得方便点?这取决于视频平台如何平衡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消费者开通付费会员,目的是获取更好的观看体验。近年来,各大视频平台纷纷选择在自制内容、独播资源、版权合作等方面狠砸“血本”。面对巨额的版权费用和制作成本,商业平台依靠会员、广告等方式获取收益无可厚非。但如果生硬地将会员权益分成三六九等,势必会招致消费者的反感。

  作为视频提供方,内容和服务是留住用户的根本。以限制用户选择、牺牲用户体验的方式来换取短期收益无异于竭泽而渔。电视厂商也不能只当“甩手掌柜”,对消费者需求视而不见。电视操作能否更加人性化、内部生态能否打破藩篱、观看体验能否更加畅快,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充分倾听消费者声音、尊重消费者使用习惯。

  此外,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会员经济”的监督管理,探索和完善智能电视服务付费标准,减少消费者的困扰,鼓励终端商和服务商改进定价策略,提升服务品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康琼艳)

(责任编辑:王炬鹏)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别让看电视成了闹心事

2023-01-20 06:1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多数人印象中,看电视本是件简单的事情。然而,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看电视这件事变得不那么简单,甚至还有点闹心。

  一台电视配两个遥控器、开机必须先看广告、追剧刷综艺要先充值会员、不同的节目需要切换不同平台……以上种种遭到网友的广泛吐槽。粗略估算,除了安装宽带、机顶盒等费用,开通各大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每年就需花费上千元。

  电视越看越复杂,一方面与技术的升级相关,电视所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除了卫视频道,海量丰富的网络视听节目也成为电视制造商争相搭载的资源。随着内容商和终端商的紧密互动,智能电视所构建的影视生态满足了消费者更加广泛、细分的需求。然而,作为内容聚合平台,智能电视无法打通各视频平台的资源壁垒,反而因复杂的操作影响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视频平台频频出现的“套娃式充值”现象引发争议。除了会员费上涨、超前点映收费等,一些视频平台还通过更为隐蔽的技术手段为会员权益设置种种障碍,如限制登录设备、投屏功能付费、不同终端内容有别等。

  如何让看电视变得方便点?这取决于视频平台如何平衡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消费者开通付费会员,目的是获取更好的观看体验。近年来,各大视频平台纷纷选择在自制内容、独播资源、版权合作等方面狠砸“血本”。面对巨额的版权费用和制作成本,商业平台依靠会员、广告等方式获取收益无可厚非。但如果生硬地将会员权益分成三六九等,势必会招致消费者的反感。

  作为视频提供方,内容和服务是留住用户的根本。以限制用户选择、牺牲用户体验的方式来换取短期收益无异于竭泽而渔。电视厂商也不能只当“甩手掌柜”,对消费者需求视而不见。电视操作能否更加人性化、内部生态能否打破藩篱、观看体验能否更加畅快,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充分倾听消费者声音、尊重消费者使用习惯。

  此外,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会员经济”的监督管理,探索和完善智能电视服务付费标准,减少消费者的困扰,鼓励终端商和服务商改进定价策略,提升服务品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康琼艳)

(责任编辑:王炬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