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方便面市场遇冷为哪般

2022年02月18日 06:02   来源:经济日报   

  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下滑接近8%。纵观整个市场,虽有网红新品方便面不断推出,可价格也卖得越来越贵,导致消费增长乏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速食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宅经济兴起后,“吃货”们更加青睐外卖。同时,以生鲜为代表的即时配送业务异军突起,与餐饮外卖相得益彰,让方便面市场陷入“四面楚歌”境地。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给方便面市场带来了不小冲击。

  在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不断迭代的今天,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更便捷、更健康、更个性等都是基本的消费诉求。不少年轻消费者对老品类方便面已经兴趣不高。相反,螺蛳粉、酸辣粉等个性化新型速食品种反而风生水起,得到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当然,面对不断更新迭代的市场,方便面企业没有坐以待毙。它们亮出的一个重要“杀手锏”是高端化。对方便面企业来说,通过高端化追求高品质高价格无可厚非,但若因此失去特色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便于保存和食用始终是方便面产品的核心优势,一些高端化方便面食用起来却越来越不方便。有的网红新品,调味酱包变成了浓缩高汤包,蔬菜粉包变成了冻干鲜蔬包,操作工艺和程序相当复杂;还有些方便面仅包装里的肉酱调料包就有六七袋,让消费者“爱恨交加”。

  任何产品的创新都不应舍本逐末,既然要打高端牌,就要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升产品品质。一哄而上的高端化,正在让一些简易食品外卖化,渐渐丧失竞争优势。方便面企业要谨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应当意识到,在市场没有真正成熟之前,高端化只是普通方便面的补充,而不是完全的替代品。产品是服务于消费者的,只要消费者有需求,物美价廉的方便面就不会消失。

  从方便面市场遇冷不难看出,消费不断升级,行业迭代加速,不同行业市场特点和发展方向不尽相同,突破路径和创新思路也不一而足。在趋势面前,各行各业都应保持足够敏感,找准定位,不断迎接挑战,否则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存举)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方便面市场遇冷为哪般

2022-02-18 06: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下滑接近8%。纵观整个市场,虽有网红新品方便面不断推出,可价格也卖得越来越贵,导致消费增长乏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速食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宅经济兴起后,“吃货”们更加青睐外卖。同时,以生鲜为代表的即时配送业务异军突起,与餐饮外卖相得益彰,让方便面市场陷入“四面楚歌”境地。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给方便面市场带来了不小冲击。

  在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不断迭代的今天,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更便捷、更健康、更个性等都是基本的消费诉求。不少年轻消费者对老品类方便面已经兴趣不高。相反,螺蛳粉、酸辣粉等个性化新型速食品种反而风生水起,得到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当然,面对不断更新迭代的市场,方便面企业没有坐以待毙。它们亮出的一个重要“杀手锏”是高端化。对方便面企业来说,通过高端化追求高品质高价格无可厚非,但若因此失去特色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便于保存和食用始终是方便面产品的核心优势,一些高端化方便面食用起来却越来越不方便。有的网红新品,调味酱包变成了浓缩高汤包,蔬菜粉包变成了冻干鲜蔬包,操作工艺和程序相当复杂;还有些方便面仅包装里的肉酱调料包就有六七袋,让消费者“爱恨交加”。

  任何产品的创新都不应舍本逐末,既然要打高端牌,就要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升产品品质。一哄而上的高端化,正在让一些简易食品外卖化,渐渐丧失竞争优势。方便面企业要谨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应当意识到,在市场没有真正成熟之前,高端化只是普通方便面的补充,而不是完全的替代品。产品是服务于消费者的,只要消费者有需求,物美价廉的方便面就不会消失。

  从方便面市场遇冷不难看出,消费不断升级,行业迭代加速,不同行业市场特点和发展方向不尽相同,突破路径和创新思路也不一而足。在趋势面前,各行各业都应保持足够敏感,找准定位,不断迎接挑战,否则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存举)

(责任编辑:王炬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