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坚贞不屈的人民英雄

2021年01月29日 07:03   来源:经济日报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今天的白山市靖宇县境内,当年叫通化省濛江县。

  1月25日,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青山白头,松柏墨绿,皑皑白雪间,一片苍茫。松软的白雪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如同几十年前的历史回音,诉说着抗联战士可歌可泣的故事。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32年,他受命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战部队,是由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地方武装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等改编而来。抗联开展局部抗战,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37年,日本侵略军为全力进攻华北,决定集中兵力剿灭东北抗联,尤其是杨靖宇率领的抗联一路军。东北抗联进入了最艰难时期。由于叛徒出卖,70多个装满战备物资的密营损失殆尽,无给养。日伪采取归屯政策,将散落在林区的村民集中居住,不许种植直接食用的作物,出屯不能带食物,彻底断绝抗联战士的给养。但是杨靖宇毅然决定坚守,因为可以牵制关东军入关。

  杨靖宇率领他的一路军进入了长白山的大山深处。那里天寒地冻,积雪齐腰,是日本人不愿去不敢去的地方。

  杨靖宇孙子、东北抗联文化暨杨靖宇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马继民介绍,杨靖宇领导抗联打了许多胜仗,人民受到鼓舞,敌人受到打击。杨靖宇在寒无棉衣、食无粮、住无所的情况下,制定了“保存实力、化整为零、分散游击”的战略计划。他有自己的战术,即“三大绝招、四快、四不打”——“三大绝招”:半路伏击,远途奔袭,化装袭击;“四快”:集结快,出击快,分散快,转移快;“四不打”:不能予敌以痛击的仗不打,于群众利益有危害的仗不打,不占据有利地势的仗不打,无战利品可缴的仗不打。

  1940年初,因叛徒出卖,杨靖宇和第一路军总部的行踪暴露。为牵制敌人,杨靖宇只身一人来到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在一个小窝棚里度过了最后一个夜晚。2月23日,杨靖宇在与日伪军激战中壮烈殉国。

  残忍的日本侵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坚强行为,他何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顽强坚持战斗。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在通化杨靖宇纪念馆作了20多年研究工作的第三任馆长刘善业说,杨靖宇的伟大精神,就是坚定的革命信念、忠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民族自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联军,成为中国局部抗战中的主力军。

  杨靖宇的孙子马继志去年从郑州搬家到长春。记者在他家看到,二手房的装修没有什么改动,显得老式和陈旧。屋里没有一件关于杨靖宇的纪念物。原来这是家里定下的规矩,不能以英雄后辈身份自居,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而是做普通人家的普通人。就连在郑州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都不知道他们是杨靖宇的后代。

  杨靖宇当年牺牲的地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今人民生活日新月异。英雄洒下热血的黑土地正向世人展现新时代现代化名城新画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 孙潜彤)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坚贞不屈的人民英雄

2021-01-29 07: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今天的白山市靖宇县境内,当年叫通化省濛江县。

  1月25日,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青山白头,松柏墨绿,皑皑白雪间,一片苍茫。松软的白雪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如同几十年前的历史回音,诉说着抗联战士可歌可泣的故事。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32年,他受命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战部队,是由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地方武装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等改编而来。抗联开展局部抗战,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37年,日本侵略军为全力进攻华北,决定集中兵力剿灭东北抗联,尤其是杨靖宇率领的抗联一路军。东北抗联进入了最艰难时期。由于叛徒出卖,70多个装满战备物资的密营损失殆尽,无给养。日伪采取归屯政策,将散落在林区的村民集中居住,不许种植直接食用的作物,出屯不能带食物,彻底断绝抗联战士的给养。但是杨靖宇毅然决定坚守,因为可以牵制关东军入关。

  杨靖宇率领他的一路军进入了长白山的大山深处。那里天寒地冻,积雪齐腰,是日本人不愿去不敢去的地方。

  杨靖宇孙子、东北抗联文化暨杨靖宇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马继民介绍,杨靖宇领导抗联打了许多胜仗,人民受到鼓舞,敌人受到打击。杨靖宇在寒无棉衣、食无粮、住无所的情况下,制定了“保存实力、化整为零、分散游击”的战略计划。他有自己的战术,即“三大绝招、四快、四不打”——“三大绝招”:半路伏击,远途奔袭,化装袭击;“四快”:集结快,出击快,分散快,转移快;“四不打”:不能予敌以痛击的仗不打,于群众利益有危害的仗不打,不占据有利地势的仗不打,无战利品可缴的仗不打。

  1940年初,因叛徒出卖,杨靖宇和第一路军总部的行踪暴露。为牵制敌人,杨靖宇只身一人来到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在一个小窝棚里度过了最后一个夜晚。2月23日,杨靖宇在与日伪军激战中壮烈殉国。

  残忍的日本侵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坚强行为,他何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顽强坚持战斗。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在通化杨靖宇纪念馆作了20多年研究工作的第三任馆长刘善业说,杨靖宇的伟大精神,就是坚定的革命信念、忠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民族自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联军,成为中国局部抗战中的主力军。

  杨靖宇的孙子马继志去年从郑州搬家到长春。记者在他家看到,二手房的装修没有什么改动,显得老式和陈旧。屋里没有一件关于杨靖宇的纪念物。原来这是家里定下的规矩,不能以英雄后辈身份自居,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而是做普通人家的普通人。就连在郑州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都不知道他们是杨靖宇的后代。

  杨靖宇当年牺牲的地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今人民生活日新月异。英雄洒下热血的黑土地正向世人展现新时代现代化名城新画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 孙潜彤)

(责任编辑:王炬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