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空心村热闹起来了

2020年08月14日 07:18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李芃达 柳文

  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的丽水市松阳县有传统村落75个,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最多的县。距县城18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安静的小村庄——陈家铺村。

  走进陈家铺村,只见山腰处,房屋错落有致,黄墙黛瓦仿佛诉说着古村历史;山路间,孩童们嬉笑打闹,树荫下,老人们避暑乘凉。

  陈家铺村曾因交通不便、产业匮乏,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发展,古村慢慢成了萧条破旧的空心村。

  “我们村有640多年的历史,如果任由它衰落实在是太可惜了。”2012年,在外创业多年的鲍朝火回到陈家铺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下决心要把村庄建设好。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修缮保护老屋,逐步完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

  村容村貌虽提升不少,但没有产业乡亲们还是无法致富。“我们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依托古村落优势和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是可行的路径。”鲍朝火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2016年起,村里采取村集体收购盘活、统一管理的运作模式,引进知名设计团队对18幢古民居进行民宿开发。“我们坚持由村集体主导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所有财政扶持的修缮房屋均与村集体签订流转合同,并最大程度保留原始村落风貌。”鲍朝火介绍。

  民宿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土特产销售、手工艺品加工等多业态协同发展。“发展民宿,村民不仅可以通过房屋租赁流转、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自制的萝卜片、红薯干、梅干菜等特产也很畅销。”鲍朝火介绍。

  高海拔、昼夜温差大、日照强以及富含矿物质的山地沙土等自然优势让陈家铺村长出的红薯个大、脆甜,加工成独特风味的红薯干很受欢迎。2018年,村集体成立合作社,通过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收购、统一工艺、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2.5倍。“自从加入了合作社,家里种的红薯再也不愁销路了。”村民鲍阿姨说。

  为丰富古村旅游业态,2018年村集体与南京先锋书店合作打造陈家铺先锋书店平民书局项目,将村文化中心改造成一个上下两层的书店,陈列着近3万册图书及100余种具有松阳特色的文创产品。营业以来,该书店成为陈家铺村一张金名片。先锋书店品牌运营总监张瑞峰向记者讲起这里的变化:“游客越来越多,节假日进村的车辆一直排到半山腰。书店能吸引大批文旅游客,从而带动村里住宿、餐饮、土特产等旅游链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村里生态农业、文创和民宿项目的逐步壮大,外出打工人员又纷纷回乡创业,寂静凋零的乡村又再度热闹起来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发扬。(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芃达 柳文)

(责任编辑:刘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空心村热闹起来了    2020年08月1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空心村热闹起来了

    2020-08-14 07:1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的丽水市松阳县有传统村落75个,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最多的县。距县城18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安静的小村庄——陈家铺村。

      走进陈家铺村,只见山腰处,房屋错落有致,黄墙黛瓦仿佛诉说着古村历史;山路间,孩童们嬉笑打闹,树荫下,老人们避暑乘凉。

      陈家铺村曾因交通不便、产业匮乏,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发展,古村慢慢成了萧条破旧的空心村。

      “我们村有640多年的历史,如果任由它衰落实在是太可惜了。”2012年,在外创业多年的鲍朝火回到陈家铺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下决心要把村庄建设好。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修缮保护老屋,逐步完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

      村容村貌虽提升不少,但没有产业乡亲们还是无法致富。“我们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依托古村落优势和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是可行的路径。”鲍朝火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2016年起,村里采取村集体收购盘活、统一管理的运作模式,引进知名设计团队对18幢古民居进行民宿开发。“我们坚持由村集体主导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所有财政扶持的修缮房屋均与村集体签订流转合同,并最大程度保留原始村落风貌。”鲍朝火介绍。

      民宿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土特产销售、手工艺品加工等多业态协同发展。“发展民宿,村民不仅可以通过房屋租赁流转、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自制的萝卜片、红薯干、梅干菜等特产也很畅销。”鲍朝火介绍。

      高海拔、昼夜温差大、日照强以及富含矿物质的山地沙土等自然优势让陈家铺村长出的红薯个大、脆甜,加工成独特风味的红薯干很受欢迎。2018年,村集体成立合作社,通过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收购、统一工艺、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2.5倍。“自从加入了合作社,家里种的红薯再也不愁销路了。”村民鲍阿姨说。

      为丰富古村旅游业态,2018年村集体与南京先锋书店合作打造陈家铺先锋书店平民书局项目,将村文化中心改造成一个上下两层的书店,陈列着近3万册图书及100余种具有松阳特色的文创产品。营业以来,该书店成为陈家铺村一张金名片。先锋书店品牌运营总监张瑞峰向记者讲起这里的变化:“游客越来越多,节假日进村的车辆一直排到半山腰。书店能吸引大批文旅游客,从而带动村里住宿、餐饮、土特产等旅游链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村里生态农业、文创和民宿项目的逐步壮大,外出打工人员又纷纷回乡创业,寂静凋零的乡村又再度热闹起来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发扬。(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芃达 柳文)

    (责任编辑:刘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