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我国医疗装备生产企业为全球疫情防控一直马不停蹄加班加点

2020年03月30日 18:36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在3月30日上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介绍了我国呼吸机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情况。他说,我们的企业为全球疫情防控一直在马不停蹄、加班加点。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有创呼吸机等重点医疗装备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全力推动医疗装备企业复工复产,一直是我们疫情保供的首要任务。呼吸机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关键的医疗设备。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呼吸机主要生产企业第一时间都恢复生产。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多地工信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很快实现其上游853家全国配套商中794家复工复产,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零部件短缺、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

  截至3月29日,主要呼吸机企业累计向全国供应呼吸机2.7万多台,其中有创呼吸机3000多台。在过程中虽然也一度出现了供应吃紧的情况,但总体看,有力保障了我国疫情防控特别是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需要。

  近期,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国外对医疗装备的需求急剧增长,尤其是对有创呼吸机的需求量特别大。目前,我国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共有21家,其中8家的主要产品(周产能约2200台)取得了欧盟强制性CE认证,约占全球产能五分之一。目前已签订单量约2万台,同时,每天还有大量的国际意向订单在洽谈。

  据不完全统计,3月19日以来短短十天,在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已紧急向国外提供有创呼吸机1700多台,达到了今年以来提供国内总量的一半。可以说,我们的企业为全球疫情防控一直在马不停蹄、加班加点。大多数企业都是三班倒,一刻不停地生产,甚至部分研发人员也被派上生产线。

  一台呼吸机有上千个零部件,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不仅有在国内的,也有一些在国外包括欧洲。在疫情影响下想大规模增产并非易事,全部满足所有需求也是不现实的。

  为继续向有关国家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3月29日工信部专门召开了重点医疗装备产业链协同扩产视频会,组织了国内有创呼吸机重点企业、地方有关部门,摸底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研究产业链协同扩产措施。同时,也要求企业要严格质量管控,加强安全生产。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我国医疗装备生产企业为全球疫情防控一直马不停蹄加班加点

2020-03-30 18:36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在3月30日上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介绍了我国呼吸机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情况。他说,我们的企业为全球疫情防控一直在马不停蹄、加班加点。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有创呼吸机等重点医疗装备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全力推动医疗装备企业复工复产,一直是我们疫情保供的首要任务。呼吸机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关键的医疗设备。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呼吸机主要生产企业第一时间都恢复生产。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多地工信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很快实现其上游853家全国配套商中794家复工复产,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零部件短缺、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

  截至3月29日,主要呼吸机企业累计向全国供应呼吸机2.7万多台,其中有创呼吸机3000多台。在过程中虽然也一度出现了供应吃紧的情况,但总体看,有力保障了我国疫情防控特别是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需要。

  近期,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国外对医疗装备的需求急剧增长,尤其是对有创呼吸机的需求量特别大。目前,我国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共有21家,其中8家的主要产品(周产能约2200台)取得了欧盟强制性CE认证,约占全球产能五分之一。目前已签订单量约2万台,同时,每天还有大量的国际意向订单在洽谈。

  据不完全统计,3月19日以来短短十天,在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已紧急向国外提供有创呼吸机1700多台,达到了今年以来提供国内总量的一半。可以说,我们的企业为全球疫情防控一直在马不停蹄、加班加点。大多数企业都是三班倒,一刻不停地生产,甚至部分研发人员也被派上生产线。

  一台呼吸机有上千个零部件,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不仅有在国内的,也有一些在国外包括欧洲。在疫情影响下想大规模增产并非易事,全部满足所有需求也是不现实的。

  为继续向有关国家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3月29日工信部专门召开了重点医疗装备产业链协同扩产视频会,组织了国内有创呼吸机重点企业、地方有关部门,摸底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研究产业链协同扩产措施。同时,也要求企业要严格质量管控,加强安全生产。

(责任编辑:符仲明)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