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社区防疫的三颗“定心丸”

2020年01月31日 06:0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万松街道辖区内的便利店、药店、水果店基本都正常营业,水果连锁店百果园内的水果价格没有涨,依然执行全国统一价。本报记者 乔申颖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乔申颖 柳 洁

  1月30日,已经阴天近1个月的江城武汉终于迎来阳光明媚的大晴天。

  疫情当前,武汉市的很多街道和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数十万名普通社区工作者变成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战士”。他们中有两个孩子的母亲,有刚刚过甲子生日的老人,也有夫妻同为网格员的社区家庭。是什么力量让这些普通人变身“战士”?1月29日至30日,记者在武汉市区的多个街道、社区走访,发现社区防疫有3颗“定心丸”。

  稳人心——

  党员干部冲在前

  江汉区万松街道距离疫情最先发生的华南海鲜市场仅有4公里,属防疫重点地区之一。街道下辖15个社区,社区生态非常丰富。既有地处中央商务区的高档商业小区,也有缺少物业公司管理的老旧小区,还有中山公园、武汉广场等非住宅业态,全街道超过7000人的社区就有4个,疫情防控的难度可想而知。

  “社区防疫工作承上启下,向下是对接普通居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向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型医院链接。社区如果不能严格排查和登记辖区的发热病例,后面就算有再好的医院对接,也很难完成防疫治疗的‘闭环’。”万松街道工委副书记杜杨说。

  再难也难不倒共产党人!万松街社区工作人员张胜林主动向街道领导请缨,先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担任联络员。这位年近55岁、在社区工作24年、有着5年党龄的党员,冒着被感染的高风险,近5天来一直在冬日的寒风中坚守岗位,耐心为前来就诊的居民提供就诊流程指导,经常在医院一站就是一天。作为街道和医院协调转诊的重要一环,老张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

  “我们全街共有147个基层党支部、4900余名党员,这些党员在防控前线敢于担当、勇往直前,发挥了稳定人心的中流砥柱作用。”杜杨说。

  增信心——

  部门联防保供应

  疫情发生以来,江汉区福利院800多位老人全部留院,生活物资、防护物资非常紧缺。1月27日中午,接到江汉区民政局局长信息后,武汉莆田商会突击队预备队队长郭国松,发动会员紧急采购100桶食用油和100袋米,并在27日下午3点送达区福利院。江汉区民政局局长姜凡感动地说:“你们真是及时雨。”

  在疫情防控中,部门联防联控成为增强信心的重要“法宝”。“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女同志,一些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往往爱找事儿。这时就必须靠民警的支持,有了社区民警坐镇,能够有力地震慑那些恶意传播谣言、寻事滋事的不法人员,有利于维护社区稳定。”在万松街派出所民警余庆看来,哪里有社区管理,哪里就应该有公共安全的震慑力量。

  “有了社区警察、民政部门、消防部门、交通部门的联合支持,社区干部和群众有了定心丸,大家为了防控疫情拧成一股绳,让物资配送更加安全,让群众生活更安心。”新村街道航务社区书记彭宏说。

  聚民心——

  群防群控做在先

  抗击疫情,仅靠党员干部还不够,群防群控的大网必须铺开。68岁的居民李子明是万松园路92号院小区自管小组的一员,1月29日社区启动全封闭管理以来,李子明主动报名义务站岗,佩戴着“江汉管家”红色袖标,站在小区门口排查外来人员,进行测量体温、登记等工作,格外投入。

  “社区全封闭管理,可能会将很多社区的入口封闭或者减少,确实遇到过市民不理解。有时候社区工作者还要在确诊病人的家门口贴上标签以警示他人,这也给市民带来短期的困扰。但在与社区网格员的持续沟通中,这些市民都转变为理解和包容。”李子明说。

  这样的包容和理解,也成为很多外地人坚守江城的信心。55岁的华昌出租车公司司机朱定华说:“我老家是襄阳的,今年过节不回家了。能够成为航侧社区的保障用车司机,我很高兴。”在目前的疫情下,这样的社区保障用车成为居民出行的有限交通工具之一,而今年以来,像朱定华这样坚守在岗位上的外地“的哥”仅在华昌出租车公司就有400多人。

  受益于这样的社区保障用车,住在附近社区的武汉协和医院的护士长郑晓丹每天不用因为通勤太过奔波。“我最近几乎每天都是凌晨2点回家,早上9点就要赶去医院上班,没有专业化的社区服务支撑,我们医护人员很难安心冲锋在前。”郑晓丹说。

(责任编辑:符仲明)

社区防疫的三颗“定心丸”

2020-01-31 06:0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