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中东欧高端智库学者交流论坛与会嘉宾:推进高质量合作 让动能更加澎湃

2019年12月09日 07:42   来源:经济日报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 陈理

  推进中国—中东欧合作走深走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70年发展历程,分析“中国奇迹”背后的原因和奥秘,很重要的一条在于,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同世界各国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不仅给中国创造了良好发展条件和动力,也给世界分享了宝贵的机遇和红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才能回答和应对,合作共赢是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主张,既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美好世界的文化基因,又是对时代潮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势的深刻洞悉,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在人类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的重要时刻,登高望远、拨云见日,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成为引领人类发展的一面旗帜。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这一倡议顺应了世界大势、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的愿望,把中国发展同各国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热烈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已经落地生根,结出了累累硕果。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加强合作提供了强大支撑,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促进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传统友谊深厚。中东欧不少国家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一批国家。70年来,彼此之间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原则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当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交往密切,各领域互利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丰富多彩,双方进一步合作交流面临新的广阔前景和发展机遇。

  通过智库方面的交流合作,将有助于进一步增进我们相互之间的了解,拉近我们心与心的距离。在这方面,自2016年起,已先后在波兰华沙、匈牙利布达佩斯和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三届的中国—中东欧高端智库学者交流论坛,为智库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我们共同努力,继续加强多边和双边交流互动,不断为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走深走实作出新贡献。(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陈理)

  

  12月3日至4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高端智库学者交流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中东欧的智库专家和国内智库专家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中东欧合作等展开研讨。图为论坛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摄

  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尤利娅·莫妮卡·厄勒—欣卡伊:

  罗马尼亚与中国合作大有可为

  

  罗马尼亚与中国的友谊源远流长,值得珍惜和传承。罗马尼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尤利娅·莫妮卡·厄勒—欣卡伊表示:“罗马尼亚是第三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今年迎来了中罗建交70周年。上世纪50年代,罗马尼亚在新中国早期工业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开展了长期石油勘探开采和炼油方面的合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厄勒—欣卡伊用罗中两国的GDP作对比,证实了中国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她说,上世纪80年代,罗马尼亚与中国的GDP比例是1:6.6,现在是1:56。“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中国的发展模式非常健康,罗马尼亚则遇到了很多困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当前,罗马尼亚正在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谈到对华合作,厄勒—欣卡伊认为,罗中合作基础牢靠,潜力巨大,大有可为。第一,两国建立了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高层交往频繁,相互了解与信任不断增强,为深化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为中罗关系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和新平台。罗马尼亚是较早与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两国在互联互通方面,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潜力巨大。罗马尼亚有一些港口亟需扩建,但遇到资金短缺等困难。在5G建设方面,罗马尼亚平等对待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公司,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三,两国在旅游、教育和文化合作方面潜力巨大。她说:“这是低敏感度的领域,我觉得两国的合作潜力就在这里,相信与中国的合作大有可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惠喜)

  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高级研究员马格努斯·伊尔姆贾夫:

  加强中国与波罗的海国家基建合作

  

  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高级研究员马格努斯·伊尔姆贾夫认为,中国与波罗的海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深化“17+1”合作,尤其在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方面,潜力巨大。

  伊尔姆贾夫表示,波罗的海国家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投资力度,立陶宛成为该地区中国投资的最大接受国,占中国对波罗的海国家投资总额的75%。此外,中国对拉脱维亚的投资也在增加。但总体而言,波罗的海国家只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

  “中国与波罗的海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潜力巨大。”伊尔姆贾夫指出,中国发表了极地政策白皮书《中国的北极政策》,鼓励积极参与北极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在北极海域进行石油与天然气钻采、可再生能源开发、冰区航行,参与北极航道开发利用和旅游资源开发、海底光缆建设等。波罗的海国家临近挪威、芬兰等极地国家,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的货物通过北极航线运往欧洲将变为现实,这给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目前,波罗的海国家正在研究建设跨海隧道项目,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和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通过海底隧道连接起来,使两地的交通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挪威和芬兰也在考虑修建北极铁路,将挪威的港口与芬兰的铁路网连接起来。伊尔姆贾夫指出,由此将形成一个连接东北亚与西欧之间的新通道,与现有绕行苏伊士运河的航道相比,这一航道行程较短。赫尔辛基至塔林海底隧道将为现有船运企业带来竞争压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惠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

  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高质量合作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势头良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中东欧国家全球伙伴关系中心中方秘书长崔洪建表示,一方面要对未来的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抱有更多信心,另一方面对未来挑战也要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国际变局的各种因素作用下,结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内涵,应该着眼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再出发,其目标是向着高质量合作的方向发展。

  当前,全球化发展进程受阻,全球贸易和投资形势处于一个相对艰难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地缘经济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人们对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的全球化基础依然充满信心。崔洪建提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需要设定合理预期,这对维护和巩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非常重要。此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政治互信、政治沟通上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一带一路”和“17+1”框架下合作稳步推进,未来要把“一带一路”合作与欧盟提出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崔洪建看来,做好“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一大亮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应该发挥支柱性作用。“中东欧国家在中欧、亚欧互联互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东欧国家内部的互联互通也非常重要,未来通过陆海联运,可以把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崔洪建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希腊帕潘德里欧基金会学术与国际项目部主任迪米特里奥斯·奥伊科诺穆:

  全球应携手应对三大共同挑战

  

  “当今世界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气候变化、收入不平等和技术鸿沟等。”希腊帕潘德里欧基金会学术与国际项目部主任迪米特里奥斯·奥伊科诺穆表示,“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商讨处理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光明未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人民联系空前紧密。但也应该看到,人类面临一些共同的挑战,“这些挑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奥伊科诺穆表示。

  首先是气候变化。数据表明,人类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应对环境问题时,各国都应献计献策,共同面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灾难性问题。

  其次是收入不平等问题。当今世界财富不均衡问题非常突出,贫富差距悬殊。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内部,都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不平等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巴西一个贫困小镇里,穷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4岁,但富人的平均寿命却能达到75岁。

  再次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技术创新,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最新的技术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导致的结果就是差距会越来越大。

  奥伊科诺穆表示,“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挑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世界将人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面对共同的挑战,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惠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研究员王莉:

  四种努力让合作动能更澎湃

  

  在全球变局下,中东欧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趋于复杂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研究员王莉表示,中方一直强调,“17+1”平台不是地缘政治平台,而是经贸人文合作的平台。而且,中国已经以实际行动对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合作新挑战作出了回应。

  第一,强调互利和务实合作。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在“一带一路”和“17+1”框架下一直在持续增长,但贸易逆差问题一直存在。中国近两年来在想方设法改善双方贸易中的逆差问题。从数字上看,中方的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虽然贸易逆差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在朝着好的方向迈进。

  第二,倡导合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表达了愿意与中东欧国家继续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期望。同时,中国始终十分重视回应欧洲的关切,强调这是对中欧关系一个有力的补充。今年“17+1”全球伙伴中心正式建立,推动帮助双方企业更好地遵循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欧盟的法律法规,这也是中国在与中东欧合作中充分尊重欧盟法规的生动体现。

  第三,重视合作的创新性。正视双方对发展的共同需求,通过协调与对话不断改善合作条件,寻求合作动能。一是创新合作方式。比如,中小企业合作、地方合作,都是在双方长期合作中不断探索出来的,符合中东欧国情,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二是创新合作内容,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绿色经济合作都将推动双方创新发展。

  第四,重视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文明对话和民心相通,用好并扩大双方均兴趣日增的地方合作以及旅游、卫生、体育、智库交流等,通过人文交流的方式来增进了解,构建信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渠丽华)

  拉脱维亚大学政治学系、拉脱维亚—中国学术交流中心讲师西吉塔·施特鲁伯加:

  抓住契机迈出教育交流新步伐

  

  人文交流是各国间交流的基础,教育和科技之间的交流是其中重要部分。拉脱维亚大学政治学系、拉脱维亚—中国学术交流中心讲师西吉塔·施特鲁伯加认为,对中东欧国家而言,应该利用“一带一路”以及“17+1”机制,抓住相关机会打造更高水平的教育,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契机。

  施特鲁伯加认为,“17+1”合作模式对教育交流而言,是一个更加广泛的平台,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频繁互动和交流,采取一些制度化做法和倡议。比如,教育政策的对话交流,显示出各方有决心加深互相之间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合作,而且期待更加透明的互信交流,推动教育水平共同提高。“我们也看到了有很多联合科研项目的好方式,包括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合作,NGO和智囊团之间的合作。我们期待合作更加双向并且密集。我们关注到中国有数量巨大的本科生出国生源,他们可以选择的中东欧国家也非常丰富,而且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施特鲁伯加认为,迈出教育交流新步伐,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加深相互了解。为了能够实现平衡和长期的战略合作,中东欧各国与中国应该在语言文化、社会背景、思维观念以及政治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二是制定有效措施便利跨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教育管理和程序方面的巨大差异,阻碍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和沟通。例如,在学位制度方面,应该制定更多举措对欧盟和中国的法律加以解读。三是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战略性部署。中东欧国家需要明确的政府支持和教育专项支持,需要与中国开展全方位、综合性的交流和沟通,构建共同愿景,以期长久且卓有成效的合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渠丽华)

  保加利亚国立世界经济大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部助理教授季米特洛夫: 

  “一带一路”给欧洲带来机遇 

   

  保加利亚国立世界经济大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部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博士亚历山大·斯托扬诺夫·季米特洛夫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指明了经济繁荣之路,能够进一步促进各大陆之间加强联系,实现互联互通,在未来将会进一步增进相关国家之间的联系。从经济角度看,“一带一路”是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制,是传统机制的重大补充,一些欠发达的中东欧国家能够借此机会得到发展,同时中国也能够与这些国家实现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的逻辑非常清晰,中国也需要进一步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季米特洛夫说,在过去一年的经济会议和相关会议中,各方创建了很多的贸易和投资机制,进一步促进了相关制度的落地,而且在机构层面也作出了很多承诺,要承担更多责任。

  对于未来,各国应该有怎样的期待和预期呢?季米特洛夫认为,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巨大的欧亚市场,并进一步促进欧洲内部的一体化,因为欧洲内部的一体化对于中东欧国家而言非常重要,欧洲需要更多的整合和一体化。同时,欧洲也需要进一步改变目前投资的条件和环境。“一带一路”倡议能够进一步帮助欧洲增强竞争力,对中东欧国家来说也是很好的合作机会,相信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拥护和支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政治学部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德拉加娜·米特罗维奇: 

  中国发展模式值得学习 

  

  “中国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使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有影响力的大国。”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政治学部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贝尔格莱德亚洲问题研究所主任、教授德拉加娜·米特罗维奇表示,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非常快,欧洲花了150年时间完成工业化,中国在短短25年间就完成了。中国在扶贫方面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中国在学习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期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分享更多成功发展经验。

  米特罗维奇认为,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了联系和合作,这种互相交流的理念对于其他国家大有裨益,能够促成友好合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了很多合作机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中国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经济发展中,在世界价值体系中成为核心力量。

  作为全球重要的参与者,中国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米特罗维奇建议,由于每个国家的参与程度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疑虑,所以中国在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寻求共赢时,不仅仅只是一个参与者和促进者,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此外,中国市场应该更加开放,允许有更多的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补充中国的市场产品品类,也可以减少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不平衡。中国在全球环保、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角色未来还应该得到加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波兰波兹南经济与商业大学教授卡塔日娜·纳夫罗特: 

  加强跨文化互信和互谅 

  

  波兰波兹南经济与商业大学教授卡塔日娜·纳夫罗特在过去20年中一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她对于中国今天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赞叹。她说,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她曾经到过甘肃,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发展,也留意到中国中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发展成就。在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中,创新占据了重要地位。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速现在有所放缓,但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可期,中国发展速度仍将位于世界前列。

  谈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纳夫罗特表示,一方面双方的合作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外贸和经济合作方面也存在不平衡。以波兰为例,在中东欧国家中,波兰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但中国与波兰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这种状况需要得到改善。

  加强跨文化的互信和互谅是巨大挑战。纳夫罗特认为,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应该倡导建立一个全范围、更加透明、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够被纳入的治理结构,在这个结构下共同解决包括世界贸易、全球金融、全球资本流动性、技术和知识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以多边主义去解决这些问题,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应该有一种集体化的力量,能够在各个层面上更好地控制彼此间的不同。”纳夫罗特说。

  纳夫罗特认为,在强化波兰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过程中,双方应该关注共同利益和公众利益,应该在区域内搭建更多合作平台。比如,双方可以携手共同解决人口老龄化等共同存在的问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匈牙利对外事务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哲尔吉·伊利亚斯: 

  中国为合作伙伴带来希望 

  

  “我们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甚至俄罗斯也在借鉴、利用和实施中国的一些新技术和体系。匈牙利的5G网络由华为建造,中东欧国家正在向中国学习。”匈牙利对外事务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哲尔吉·伊利亚斯对中国的发展赞赏有加。

  伊利亚斯认为,中国是匈牙利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未来的机会方面,中国可以带来非常多的希望。对于匈牙利来说,中国是经济合作的优先目标国家。匈牙利是一个开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既从开放的世界经济中受益匪浅,也容易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了一些自然屏障。匈牙利非常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且参与到跨国界的项目当中,与伙伴国和其他国家密切合作,加速推动合作项目,很多项目释放了巨大潜力。

  伊利亚斯表示:“互联互通不仅仅是区域之间的,而且应该实现区域内部和跨区域互联互通。我们对邻居的建议是,应该通过高速公路、铁路把城市之间、国家之间连接起来,各国应该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中国在欧洲建立了多个物流中心,在中东欧也建立了物流中心。中欧物流枢纽可以具有多边性质,能够进一步促进多边合作和政策协调,进而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我们的区域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我们希望与中国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之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渠丽华 

(责任编辑:刘江)

中国—中东欧高端智库学者交流论坛与会嘉宾:推进高质量合作 让动能更加澎湃

2019-12-09 07:42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