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农”形势持续向好 官方: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

2019年09月27日 12:26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7日电 在27日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来源:中国网

  韩长赋表示,当前“三农”形势持续向好。农民脱贫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贫困人口有7.7亿,2018年底减少到1660万,2020年即将全部脱贫。农村民生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扣除物价因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实际增长40倍,达到14617元,超过99%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全覆盖,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 来源:中国网

  刘永富进一步介绍,按照我国农村现行扶贫标准,2013-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人,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

  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多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刘永富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粮食生产方面,70年来,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成功解决。1949年,全国粮食产量仅有2264亿斤,70年里先后迈过11个千亿斤台阶,现在已连续4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也供应充足。

  韩长赋提到,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创记录的“十五连丰”,近4年都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470多公斤,明显超过了FAO确定的粮食安全平均线水平,粮食安全有保障。今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有望第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韩长赋认为,用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是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农业现代化方面,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良种实现全覆盖,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达到6.4亿亩,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80%。

  “可以说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人拉牛耕已经成为历史,我国农业进入主要依靠科技装备驱动的新阶段。”韩长赋说,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现在打农药也从过去的肩扛手提变成了无人机作业。手机已经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农民坐在家里划划手机就能了解技术和市场信息,甚至可以控制浇水和施肥。

  同时,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三农”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告别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土地承包期将再延长30年,推行“三权分置”改革,搭建起农业支持保护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制度框架,这些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将长期起作用,也将长期坚持。

  韩长赋指出,70年农业农村发展有很多宝贵经验,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条是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三农”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条是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保护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苗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三农”形势持续向好 官方: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

2019-09-27 12:26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7日电 在27日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来源:中国网

  韩长赋表示,当前“三农”形势持续向好。农民脱贫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贫困人口有7.7亿,2018年底减少到1660万,2020年即将全部脱贫。农村民生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扣除物价因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实际增长40倍,达到14617元,超过99%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全覆盖,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 来源:中国网

  刘永富进一步介绍,按照我国农村现行扶贫标准,2013-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人,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

  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多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刘永富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粮食生产方面,70年来,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成功解决。1949年,全国粮食产量仅有2264亿斤,70年里先后迈过11个千亿斤台阶,现在已连续4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也供应充足。

  韩长赋提到,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创记录的“十五连丰”,近4年都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470多公斤,明显超过了FAO确定的粮食安全平均线水平,粮食安全有保障。今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有望第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韩长赋认为,用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这是世界农业史上的奇迹,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农业现代化方面,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良种实现全覆盖,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达到6.4亿亩,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80%。

  “可以说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人拉牛耕已经成为历史,我国农业进入主要依靠科技装备驱动的新阶段。”韩长赋说,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现在打农药也从过去的肩扛手提变成了无人机作业。手机已经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农民坐在家里划划手机就能了解技术和市场信息,甚至可以控制浇水和施肥。

  同时,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三农”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告别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土地承包期将再延长30年,推行“三权分置”改革,搭建起农业支持保护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制度框架,这些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将长期起作用,也将长期坚持。

  韩长赋指出,70年农业农村发展有很多宝贵经验,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条是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三农”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条是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保护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苗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