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图揭秘!这本铁路影集堪称无价

2019年06月19日 13:12   来源:中国铁路   

见多识广的小伙伴们可知道

中国铁道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的

镇馆之宝是什么?

TA就是中国保留至今

最古老的铁路建设影集

见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奋发图强历史的

《京张路工撮影》

 

↑↑↑戳视频,听讲解↑↑↑

这套专题摄影集紫红绒布覆面

封面铜牌镌刻“京张路工撮影”

影集分上下两册

共收录10英寸历史大照片184张

翻开这本影集

一张张历史照片诉说着

中国人自主修建

京张铁路的艰辛历程

  一个世纪前,中国铁路的修筑权被西方列强把持,英俄两国为争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修筑权互不相让,詹天佑曾慨叹“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于1905年决定独立修建京张铁路。

修建京张铁路时

为了让火车能顺利爬上陡峭的山坡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出

巧妙的“人”字形折返线

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

面对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

詹天佑采用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

八达岭隧道太长

他又决定从中部凿井再向两头开凿

让世人惊叹

  京张铁路的成功修建轰动中外,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信,也成为中国铁路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的里程碑。

  为纪念修建京张铁路这一创举,清政府拨专款让詹天佑委托上海的同生照相馆跟踪拍摄制作了反映京张铁路全线车站、线路、机车等情况以及通车庆典盛况的影集《京张路工撮影》。

照片构图精致、清晰度高

相当于现在500万像素的效果

  2002年,《京张路工撮影》作为48件珍贵档案文献之一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并被载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2年被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

穿越历史烟云

回望艰辛岁月

110年后

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

智能化高速铁路——京张高铁

将于今年底通车运营

从35公里到350公里

中国铁路穿越百年时空

书写着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新媒体中心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影视中心

携手呈现

视频:李松蔓 任思睿 刘宁

生光 杨龙 王昕

(责任编辑:单晓冰)

閸掑棔闊╅崚甯窗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