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跨境电商“走红”国外消费市场

2018年12月06日 10: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6日讯(记者袁勇)西方传统的购物促销节日“黑色星期五”刚刚落幕。和以往习惯去商场抢购不同,如今,电商成为许多国外消费者参与“黑五”的重要方式。而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以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全球消费市场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今年‘黑五’来看,速卖通不但在俄罗斯、西班牙等几个传统市场增长迅速,在沙特、波兰等过去大家比较陌生的市场也出现了高速增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商的渗透率还比较低,市场空间还很大。”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国家拓展负责人张琪说。

  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总经理王明强告诉记者:“近年来,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速卖通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黑五’中,德国、波兰、土耳其、沙特、白俄罗斯、葡萄牙、黎巴嫩等国家的成交额更是达到去年的3倍。”

  事实上,除了“黑五”等促销活动外,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外消费者的日常消费选择。今年9月,速卖通宣布,其累计成交用户已突破1.5亿,全球范围内每月访问速卖通的消费者超过2亿。这一可观数字背后,除了全球速卖通在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优势之外,也因中国制造的产品正越发受到全球市场的欢迎。

  “我们统计销售数据后发现,过去,在欧美市场受到欢迎的中国产品主要是在中国生产的长尾商品。近年来,中国制造的高品质主流消费品在国外市场销量不断攀升,凸显出国外市场对中国产品品质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如国产扫地机器人就广受欧美主流市场热捧。‘黑五’期间,速卖通在德国的扫地机器人成交额同比去年大增35倍,在法国增长了13倍。”王明强说。

  良好的增长态势也让速卖通对加大开拓国外市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面对来自世界各国、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文化习惯的消费者,我们需要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本土化运营策略开拓市场。”王明强说,“速卖通主要通过这些举措实现用户和商品之间的高效匹配。一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算法技术,帮助商家制定商品推荐、服务、价格等相关策略。二是精准优化语言和翻译工具,帮助不同语言的用户完成交易。三是针对不同的国家、地区采用物流、定价、营销等差异化策略。我们专门组建了国家差异化的团队,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和当地的物流、支付、运营等合作伙伴洽谈合作。四是撬动各国社交力量,加强本地化营销合作。”

  然而,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来说,要在情况纷繁复杂的国外市场站稳脚跟,面临的困难同样不少。支付问题就是不容忽视的一大挑战。目前,很多国外地区的支付还是以现金为主,一方面是当地的线上支付手段还不够成熟,另外一方面也跟当地文化有一定关系。

  物流体系不发达的问题也很突出。2013年3月,速卖通在俄罗斯促销,产生17万个订单,而当时俄罗斯邮政系统的日处理能力只有3万个包裹。同年,速卖通和俄罗斯邮政、中国邮政合力解决物流问题。中国邮政开始增加航班,俄罗斯海关提升清关人力,速卖通与俄罗斯邮政系统同步订单信息,大大提升清关、分拣效率,使包裹配送时效从原来的50天缩短至7天。今年以来,速卖通在法国、波兰、西班牙等国家也与当地邮政系统展开了合作。

  尽管如此,王明强表示,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他国家的物流能力和中国相比普遍差距比较大,海外物流公司能力不强,我们还是主要依靠当地的邮政系统,所以,我们已经在搭建更多商业快递专线线路。”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