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非遗如何在T台上焕发光彩

2018年11月25日 07:5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模特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荣昌夏布·张义超创意作品发布会”上展示时装作品。 陈建力摄

  在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时装周(2019春夏系列)的T台上,身着香云纱裤装的模特翩翩走来,让人不禁想起张爱玲笔下白夏布衫子、黑香云纱大脚袴的“睨儿”,民国时期就备受女子喜爱的香云纱在这一季的时装周上轮番登场。香云纱在当代人眼中不再沉闷、老气,而成为优雅、知性和环保的代名词。

  继2008年“香云纱染整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年间,经过生产性保护、创新性发展,香云纱在传统工艺振兴的当代实践中逐渐成为时尚潮流。

  传统形成时尚

  在当代,时尚领域在大众生活中的影响力巨大,尤其是年轻人,紧随潮流而动,因而,T台也是我们弘扬和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除了香云纱这一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的丝绸面料,蓝印花布、艾德莱斯绸、亮布、夏布、织锦等传统面料近年来在各类时尚场合轮番出现,成为各类创意活动的主角。比如,苏州市吴江区“丝绸名镇”盛泽在本次时装周举办了“绸都盛泽风尚秀”,而重庆市荣昌夏布已经是第二次登陆时装周。因而,富含中国特色的纺织面料也需要通过时装周等平台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设计师和品牌的关注,让其形成更广范围的流行。

  在纪录片《服装里的中国》第二季中,与服装相关的传统工艺以纪录短片的形式呈现,其中就包括对香云纱染整工艺的介绍。这类普及传播能够让国内外的内容生产者、产品生产者广泛认知此类资源。与此同时,文化传播也为相关产品、服务及品牌创造了与众不同的无形价值。比如,香云纱复杂的制作工序、环保的染色原理,以及其中包含的哲学、科学与美学意义……都是向大众传递香云纱制成品价值的有效触点。

  传统再造时尚

  非遗、传统手工艺、民族民间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已然成为时尚产业的创意源泉和核心卖点,并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对传统文化的“解码”越深度,发掘到的当代价值越大,越能碰撞产生“最中国”的时尚潮流。

  这次时装周,我们看到了依文·中国手工坊这样平台化推广中国传统手工艺的T台常客,也看到了阿牛阿呷这样直接从事非遗传承创新的从业者,将本民族本地域代表性工艺技艺带上T台。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设计师加入创造性运用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的队伍,并已然从传承传统中受益,“解码传统,再造时尚”集群效应正在形成。

  当代设计师的“匠心”在哪里?灵感、混搭、跨界……创新路上不变的是对传统的礼敬,对资源的有序利用,符号、物料、工艺中所包含的思想理念和审美风范不能丢失。真正能够解码传统的设计师,也是当代“工匠精神”的代表。

  时尚青睐传统

  2017年11月发布的《中国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千岛湖宣言》中讲道:作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消费品,纺织服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类非遗富含的个性化、自然化、人性化特点,正好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消费观念的转变方向不谋而合。比如,当代人对取之于自然、可分解回归自然的天然物料、染料的推崇。而香云纱恰好与此不谋而合,只采用天然植物薯莨的汁液和含有高价铁离子的河涌泥染色,不含任何化学助染剂。这类先民智慧、本土知识在纺织类非遗中比比皆是,使得传承传统渐成当代时尚消费的风向标。

  无论是高级定制,还是更接近日用消费的成衣、快时尚,都可以从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时尚的答案。并且不止于服装,配饰、潮鞋、文创日用等都是传统元素创新应用的板块,能产生更为突出的市场表现和潮流影响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 红)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