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找回教育的初心

2018年11月18日 07:2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公立学校,应回到自己出发的起点,圆好普通人的教育梦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开始升温。以英国为例,每年中国低龄儿童前往英国私立学校上学的人数在迅速增长,一些家长在小学阶段就前往英国私立学校注册占位。一方面,家长带着孩子远走他乡、骨肉分离;一方面,中国家长的钱源源不断地流向各国的私立学校。

  这些中高端需求一定要到美、英、澳、加等异国他乡去满足吗?有些家长的回答是肯定和义无反顾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国内这类供给不尽如人意。私立国际学校质次价高,公立学校国际部门槛逐年提高、竞争十分激烈,有的名校国际班录取分数已超过普高……总之,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这些学校都不能充分满足国内家长的期盼,留学低龄化暗暗提速。

  私立国际学校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起步那么早,为什么至今不成气候、不得家长青睐?有人认为是公立学校国际部妨碍了私立国际学校的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挤占了它们的发展空间。首先,从各个方面看,人才、硬件、政策,私立国际学校都处于弱势地位,不具备与公立学校比拼的资格和公平竞争的条件。其次,私立学校自我滚动发展,积累是缓慢的。私立学校不同于普通企业,与私立医院异曲同工,须靠百年积累和品牌传承才能慢慢成为名校名医院。也正因这个打造时间太过长久,难获资本的追捧。资本宁愿去赌产出废铁的共享单车,也不愿投资教育医疗领域,因为回报实在是太慢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时间成本是最大的限制因素。

  从2003年起,北京许多优秀示范高中都办起了国际部。因为沾了多年公立名校品牌的光,引得有出国设想的家长和孩子前来咨询报名,一时热闹非凡。看似公立名校不甘保守,引领了国际合作,实际却背离了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初心。对公立学校而言,教育是公共服务产品,公立学校就该尽可能广地覆盖中低收入群体,同时,让这个群体尽可能多的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服务。如果以担心优质生源流失为由,热衷拓展留学等高端服务需求,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事实上,优秀公立学校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传帮带,组建教育集团,帮贫扶弱,改善更大范围高中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与小部分高端留学需求相比,那么多地区的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渴求才更为迫切、更需要关注。其实,示范高中是否开展国际合作、教育理念是否与国际接轨,不是群众最关心的。群众最期待的是自己身边的学校能够成为优秀示范高中。一句话,公立学校的初心在于让更多的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创办国际学校,满足一部分中高收入人群出国留学的需求,这个领域应交给民营企业来拓展,放手让民营企业去挖掘。一些政协委员已经连续多年提出,公立中学不应该举办国际班。他们认为,公立中学举办国际班是对公共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公立学校的资金来源是政府支持,是所有纳税人的付出,应该用于完成正常的中学教学计划。

  因此,对于私立国际学校,国家应该用更切实的改革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制定长期不变的扶持政策,鼓励私立学校安心办学,充分竞争,差异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特色,树起品牌。几千万人口的英国拥有2000多所私立学校,并且办得各具特色,全世界的生源纷至沓来,那是几百年传承下来的财富。假以时日,中国的私立学校也一定会姹紫嫣红,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影响力的领域。公立学校,则回到自己出发的起点,圆好普通人的教育梦。(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心 月)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