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胡晓义:增加养老保险基金外部供给

2017年03月10日 07: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李唐宁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民生关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3月9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老龄化提出了很多重大的、全方位的挑战。就养老保险制度而言,要增加外部的资源供给、增加财政投入、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通过投资运营来增加收益。

  胡晓义表示,首先要认识到,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不是洪水猛兽。但与此同时,老龄化确实提出了很多重大的、全方位的挑战,从经济生活保障来说,也看到了巨大的压力。

  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挑战。胡晓义认为,目前确实存在两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一是横向上养老基金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出现了当期支付的缺口。二是纵向上老龄化加剧,未来养老基金支付的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

  “这两个挑战都是严峻的。”胡晓义同时强调,中国有准备、有条件、也有能力妥善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就当下而言,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政府已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挑战。包括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改善抚养比;提高基金的统筹层次,化解地区间不平衡,进一步完善缴费和待遇支付的政策等。

  “另外,我们还要增加外部的资源供给、增加财政投入、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通过投资运营来增加收益。此外,应对老龄化还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群策群力。”他说。

  对于老龄化背景下医疗保险压力和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应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认为,尽可能发挥商业保险在基本医保体系中的补充作用,是当前有效缓解基本医疗保险瓶颈的可行举措。他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商业保险进入医疗保障体系的有关原则、要求和推进举措;加快职工大病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框架的建立,尽快促成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大病达到同等保障水平。“最大程度上发挥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专业优势,做好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的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建议,应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释放养生养老服务业市场活力,探索创新医养结合、医师多点执业等新机制和新模式,同时要让商业保险为养老发挥更多的作用,“可以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节余的沉淀基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以及支付健身消费等”。

  此外,随着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迅速增长,对这一群体的照护、护理成本日趋增加。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解决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认为,目前我国在老人生活能力评估上并无统一标准。基于上述情况,建立统一的失能失智评估标准和护理服务等级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在养老行业发展初期,长期护理保险还未全国推行之时,宜考虑长远,及时建立全国统一的评估标准。建议由国家民政部牵头,组建一个跨部门的评估标准起草班子,形成全国性统一评估体系。”他说。记者 李唐宁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