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那人那事】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2017年02月24日 10:0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陈 力

  人物小传:

  马瑞强,1983年10月份生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他先后获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创新创业人才”“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创业青年”“感动内蒙古人物”,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担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他创立的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全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春节假期一过,马瑞强就马不停蹄地忙了起来。

  作为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乘机在云端穿行,到天津找投资,到石家庄谈股改,到呼和浩特寻合作。作为云种云养网络科技公司的股东,他要打理线上生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进村入户,忙着调研准备议案。

  还是一身书生气,但马瑞强学会了很多。“重返乡村,不啻一次脱胎换骨。”

  归园田居

  马瑞强第一次离开农村老家——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联丰三组,是在2001年秋。那年,他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算是跳出了农门。紧接着,他在中国农业大学硕博连读,毕业后分在了北京一家央企。

  2011年4月份,微生物学博士马瑞强打好行装回到了家乡。母亲刚从番茄地里回家,反复确认了儿子准备离开城市回村种玉米后,差点背过气去。老父亲更是两个月没跟他说话。

  虽然读研究生期间,马瑞强在家乡成功种植了7亩水果玉米试验田,但回乡创业,没有多少人支持他这个“不靠谱”的念头。在乡亲们的观念里,考上大学再回来种地是件很丢脸的事。马瑞强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反而觉得旁人异样的眼光是一种激励。

  创业过程中,最让他头疼的是“与人沟通”。“试验田就种几亩地,可大规模种植要和农户打交道。”他说,“我们做专业技术出身的,以前都只和书本、科研仪器打交道,与人沟通的能力欠缺很多,想说服别人和我一起干很困难”。

  马瑞强走访了100多户农民,试图说服他们和自己一起种植水果玉米,可最终只“拉拢”来14户,其中还有7户是自家亲戚。他又说服父母,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开着面包车,跑遍附近18个村子推广水果玉米。为了让农户更有积极性,马瑞强自掏腰包,给他们发放补贴。最终,有406亩地种上了水果玉米。

  没有资金,没有人,对企业管理完全没有经验的马瑞强一切都要亲自参与。对于读了20年书的马瑞强来说,这些重体力活足以让他崩溃。第一年玉米收获时,租来的冷库距离种植基地将近60公里。因为工作量大,雇来的装卸工只干了3天就撂了挑子,剩下的玉米全由马瑞强和父亲、妹夫3个人一起搬运。每天晚上10点到深夜两点,他们要把500袋玉米从车上扛进冷库,早上5点多还要起床安排农民采摘。想起扛在肩上的100斤一袋的玉米,瘦小的马瑞强说,“当时真的有些悔意”。

  雪上加霜的是,冷库两次出现故障,加上其他损失,创业第一年,马瑞强赔了15万元。痛定思痛,马瑞强和投资人一起兴建冷库、开办水果玉米加工厂和一系列包装生产线。2012年他们在乌加河镇推广种植了两千多亩水果玉米。那时,他每天要发出十几车的水果玉米,配送到全国各地。

  妻子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带着小孩来内蒙古就业、就学,成了马瑞强这几年最得意的事儿。马瑞强一直用那句话自勉:“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

  返城寻觅

  回乡后,马瑞强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彻底接了地气。他认为,农民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有绕不过的沟坎。首先,如何让好的农产品多起来、让更多农产品好起来。其次,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下乡还存在运转不畅等问题,导致很多农民并不能享受到专家的技术指导。最后,有了好的农产品,还得让好产品有一个好价格,才算完成那“惊险的一跳”。

  博士种地,未必躬耕陇亩。2014年1月份,马瑞强又开始进城第二次创业,把办公室从乌加河老家搬到巴彦淖尔市所在地临河,成立了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紧接着,又与人合作,在北京成立了云种云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技术团队包括3名博士、12名本科生及技术员,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展开密切合作,同1000多位农业专家“加为好友”。

  “进城以后,我还是离乡不离土”,马瑞强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造龙头企业上,“不再种玉米、背玉米了,现在一是找人,二是找钱”。

  找客户。除了线上销售,马瑞强跑了许多家超市销售他们的水果玉米。调整种植结构种了饲料玉米之后,他又要跑龙头企业,终于把农户订单种植的饲料玉米全部销往了当地一家养殖企业。

  找投资。除了为云种云养网络科技公司找到1000万元风险投资外,马瑞强谈了许多家企业,有的已经派来财务人员前来尽职调查,但还是黄了。“这也促使我下决心找专业团队估值、股改。只有企业做规范了,人家把钱投给你才会放心。”马瑞强透露,“年后我们和天津一家公司进入‘热恋’,这次投资八九不离十”。

  找伙伴。这两年,马瑞强来呼和浩特办事,无论多晚,都约一位朋友加入他的创业团队。喝酒、品茶、谈心,如是者十几次,不成想那位朋友最后婉拒,“理由是怕辜负了我的信任。现在回想都无限感伤”。马瑞强更愿意回忆那些愉快的往事,“有一位经理人向我请教农业知识,没想到一见投缘,没拿一分钱报酬就跟我这个光脚的闯荆棘”。

  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订单合同1.2万多亩,带动1000多农户增收1000多万元。2016年,公司也有了几百万元的盈利。

  破解乡愁

  马瑞强至今难忘与父亲的一次唠嗑。“有一天父亲对我说,我50多岁了,什么时候能不种地呢?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因为在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像我父亲这样年过半百依旧下地干活的农民还非常多。”马瑞强描述了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现状:超过半数都在50岁以上,迟暮的田园成为新的乡愁。

  马瑞强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80人的职业农民队伍,投资200多万元购进了大型农业机械,加上组织农民自买农机入股,使合作社大小农机总价值达到600万元。从种到收,统统由这些农机解决。

  看到别的村民投资100万元购买大型农机仅3年就收回本钱后,种田能手王胜利也投入38万元购买了收割机。王胜利细数马瑞强回乡带来的好处,“老农不懂市场没关系,分享公司订单兜底。干不动活没关系,农机社的职业农民包圆”。

  虽然解除了老农的劳务负担,但新问题接踵而至,眼界开阔的马瑞强陷入了沉思。单个小农这种耕作模式成本太高了。父辈们30多亩地,零零碎碎有10多片。发达国家家庭农场一般都是一两千亩。人家一两千亩是一两个人在经营,可是家乡却是一两百人在经营。他切身感受到适度规模经营的迫切:把现在分散经营的小农模块打造成大模块,才能更有利于农机农资的投入,更有利于降低成本。

  马瑞强开始带领他的团队组织土地流转。既和农民谈,也和当地有农田使用权的企业谈。“几乎是千方百计、说尽了千言万语,”从北京追随马瑞强下乡创业的程龙,深知分享公司流转来的、集中连片的15000亩土地来之不易,“我们分享公司不仅与老农分享,还与种田能手分享。现在30多家农业大户平均耕种500亩,在这里实现了种地致富”。

  或许在等待农民契约意识的完全觉醒,马瑞强把目光瞄准了荒地改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内蒙古杭锦后旗找到了一家农场闲置的8万亩盐碱地。“我们的专家团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马瑞强说:“虽然困难还不少,但我享受这开疆拓土的感觉。”(经济日报记者 陈 力)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