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法制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男子非法猎捕野生黑水鸡获刑 抓喜鹊等常见鸟类也违法

2019年04月01日 08:21   来源:长江日报   

  三男子非法猎捕野生黑水鸡获刑

  注意了,抓野鸡、喜鹊等常见鸟类也违法

  长江日报讯(记者舒翔宇 通讯员吕继强)平时农田里常见的鸟,居然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近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新洲区检察院获悉,3男子因抓捕64只野生鸟类黑水鸡,构成非法狩猎罪被判刑。

  2018年11月24日下午,喻某、叶某路过武汉市新洲区某村时,发现附近鱼塘内有很多野生鸟类,两人商议晚上来此猎捕。当晚,喻某、叶某驾驶摩托车携带头灯、下水衣、扩音器、抄网、箱笼等猎捕工具前往,途中遇到黄某,黄某得知喻某、叶某二人此行目的后,要求一同前往猎捕。

  随后,三人一同来到该鱼塘内,打开扩音器调至最大音量以干扰野生鸟类的听觉,然后用抄网将野生鸟类捞起放入箱笼中。当地村民发现塘中有可疑灯光挪动,向公安机关报警,叶某、黄某被民警当场查获,喻某逃离现场。

  民警现场查获活体野生鸟类64只及猎捕工具。经鉴定,查获的64只野生鸟类为黑水鸡,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次日,64只黑水鸡在被猎捕地放生。2018年11月28日,喻某向公安机关投案。

  2019年1月2日,武汉市森林公安局新洲分局以喻某、叶某、黄某涉嫌非法狩猎罪移送至新洲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早在2013年12月31日,湖北省林业厅就发布通告,决定在湖北省全省境内对所有野生鸟类进行禁猎。”办案检察官介绍。新洲区检察院审查该案后认为,喻某、叶某、黄某违反狩猎法规,共同非法狩猎禁猎的野生鸟类黑水鸡64只,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非法狩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于2019年1月28日向新洲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19年2月21日,新洲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量刑建议适当,喻某、叶某、黄某的行为已构成非法狩猎罪,并作出当庭宣判,分别判处叶某、黄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判处喻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没收作案工具。

  以案释法》》》

  猎捕野鸡、喜鹊等野生鸟类即违法

  办案检察官介绍,野生黑水鸡、斑鸠、野鸡、山麻雀、喜鹊等均是农村田地林间常见的鸟类,有的村民认为捕捉不是犯罪,被告人也辩称并不知道猎捕鸟类触犯法律,请求从轻处罚。但非法狩猎罪并不需要被告人有违法性认识才构成犯罪,这是一旦发生了该行为即构成犯罪。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对非法狩猎罪的规定是,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当非法狩猎野生动物20只以上的,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本案嫌疑人猎捕黑水鸡的行为本身就违法,虽然活体放生了,但数量达64只,超过了20只,因此应被处以刑罚。如果狩猎的野生鸟类全部被猎杀死亡,属于其他严重情节,还将面临更重的刑罚。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