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主管重大会务的杨尚昆,深感人手不足/增加力量,保证七届二中全会的防空需要/李克农突然传来敌特刺杀毛泽东、朱德的情报
1949年初,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党的工作重心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又面临新的转折点。因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北平解放后,及时召开一次党的中央全会,筹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制订起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制定经济建设方针。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2月7日,周恩来告诉杨尚昆:中央已决定于3月1日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过多地主持具体事务,他亲自向杨尚昆交代,二中全会的会务工作由他具体负责。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包括对与会者的通知和安排行程的问题,所以周恩来特别告诉杨尚昆,中央希望能有尽可能多的中央委员与会。
这是杨尚昆第一次承接党的重大会议的筹组、运转、服务和保障工作。此前,他虽然多次参加党的重要会议,但始终只是一个会议的参加者,从来没有过承办大型的重要会议方面的经验。
当时,任弼时的身体不好,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角色实际是由周恩来担当着。尽管杨尚昆很清楚周恩来很忙,但有关这次会议的筹备和后勤等工作,他不敢有丝毫疏忽,还是及时就相关事宜向周恩来请示商议。
然而,为了准备“大搬家”,中央办公厅及部分相关单位的一些领导已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作勘察安排准备,比如长期负责行政和后勤事务的邓洁、杨立三,长期担当领袖安全保卫工作的李克农,都先后去了北平、天津。因此,初次主管重大会务的杨尚昆深感人手不足,但他还是在周恩来、任弼时等人指导下,竭尽全力,运筹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