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年报看,有可比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呈现如下特点:

1、主营收入同比减少5%,而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10%。

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比主营业务利润增长高5个百分点。

3、净利润同比增长7%,低于利润总额增长。

4、行业集中度提高。全文>>>>>

    如果说2005年零售板块股价上涨更多来自业绩的高速增长,2006年则是市场对零售公司重新审视后估值的显著提升。零售行业能持续享受消费升级利好,充分分享庞大的现金流,受上下游挤压最弱,综合毛利率最稳定,同时资产价值最为突出。连锁品牌零售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消费者认可度高带来的品牌优势,更熟悉本土消费者,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积累了较多的跨区域发展能力及应变能力,因此他们更能分享消费市场的高速增长,身处开放最早的零售行业,品牌零售商是最能从“鲶鱼效应”中胜出的公司。 全文>>>>>


    受钢材、原油、电力、交通、人力资源等价格上涨的影响,05年机械行业的成本有所上升,再加上行业内部竞争的日趋激烈,全行业的毛利率继续保持下降趋势,据统计,2005年全行业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近0.52个百分点。其中轻纺设备、电机、通用设备毛利率相对下降幅度较大。

    而效益方面,2005年效益景气大幅上升的主要为冶金矿山设备(164.56%)、船舶制造业(247.5%)、铁路设备(115.31%)、通用仪器仪表(132.57%)、农业机械(78%)和轴承阀门(57%)等。而集装箱、摩托车、自行车、文化办公用品等子行业相对利润增速较慢或下滑。

全文>>>>>


    家电行业在供过于求、传统产品需求增长放缓、产品同质化这几个难以回避的因素影响下,行业中的企业业绩表现进一步分化,资源和市场份额向优质企业进一步集中。

    从已公布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05年业绩来看,有11家公司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50%,占已公布年报公司家数的41%。销售净利润1.3%,同比2004年下降2.5个百分点,显示整体盈利能力的下滑。

    在行业处于较好的增长期间,其中的大部分企业运营当中的各种问题会被盈利的较好增长所掩盖。
全文>>>>>


    医药行业持续20多年来的效益型高增长(利润增长>收入增长)态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2005年,医药工业实现收入3857亿元,同比增长24.81%;实现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19.06%。从子行业收入、利润增长情况看,原料药、生物制药表现突出;从盈利能力看,生物制药表现突出;医院市场抗肿瘤、心血管用药和血液系统药等“大病种”药保持高速增长;OTC零售市场中成药份额提升,增长势头明显。

    进入2006年,生物制药仍表现突出,化学制剂与中药子行业在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利润出现下滑。全文>>>>>

 



    2005年,食品饮料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20.75%,实现净利润平均增长20.46%,显示食品饮料行业景气继续在高位运行。

    受行业总量快速增长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影响,葡萄酒和肉制品加工行业销售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速,毛利率稳步上升。张裕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打造销售渠道,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81%,净利润同比增长53.03%,双汇发展受生猪价格下降的影响,毛利率回升明显,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85%,净利润同比增长24.36%。

    受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白酒行业景气继续上升。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和五粮液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行业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其中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0.59%和27.99%,实现净利润分别达到36.32%和48.69%。全文>>>>>


    2005年以来有色金属板块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但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各个金属品种、处于不同产业链位置的上市公司其业务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从采矿业来看,受益于锌、铜、黄金等金属价格的上涨,拥有自有矿山的锌、黄金和铜类公司的收入利润均有较大的增长,尤其是原料自给率比较高的锌类上市公司如G中金、驰宏锌锗、G宏达等公司2005年净利润的同比增幅接近甚至超过了100%。而2005年下半年,锡价一路下跌,G锡业自产矿锡锭业务的利润因此受到影响。
全文>>>


    通过分析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本次IT行业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显著提升。国际预测机构研究显示:IT行业高端领域的产能利用率在2005年第四季度达到99%,这么高的产能利用率只是在1995年和2000年曾经出现过。

    当时,与这一高产能利用率相伴的,是不断的库存积累,厂商的扩张投资仍然在扩大着本已经过剩的供给。这都预示着过热繁荣阶段的结束,接踵而至的就是市场衰退。而在当前,市场销售仍然低于预期的潜在需求,厂商的投资意愿依然非常谨慎,远无任何过热迹象。全文>>>


    受宏观经济高速增长和航空管制放松的刺激,民航需求旺盛,2005年机场业整体表现良好,4家上市机场三大生产指标平稳增长。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趋势已形成、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好转的大背景下,国民财富积累和民航客货运需求的自然增长速度有望提升,民航管制政策的不断放松、竞争加剧、票价下降将刺激额外需求。盈利能力较强、目前性价比较好的深圳机场和上海机场格外受关注。

    高速公路企业在宏观经济强劲增长的环境下表现参差,这与各自的路产成新度不同有关,当其路产进入大建、大修、改扩建窗口期的时候,巨大的财务费用和资产替换成本将吞噬其利润。
全文>>>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0.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同比高1.7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1.8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已完成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2.5万亿的一半以上。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大致推算,其中国有银行新增贷款近7000亿元,而2005年同期国有银行新增贷款仅不到4000亿元。另外,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09万亿元,同比多增5153亿元;而居民户贷款增加1669亿元,同比仅多增40亿元。

    2006年第1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银行业经营整体上健康平稳,银行家信心持续上升,信心指数创下82.4%的历史新高。银行业景气指数为67.0%,创下自开展调查以来的新高,表明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全文>>>

 



     受到2005年第四季度钢价大幅下挫的影响,钢铁上市公司当期业绩大幅下滑,同比下降幅度最大超过300%;宝钢、武钢、鞍钢受到整体上市的影响,2005年业绩同比有所上升。

    2006年钢铁行业迅速进入周期底部后,随着外资的介入,市场化收购兼并加快,经过两年的整合后钢铁产能将调整到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随着2008年以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化和需求增速回升,钢铁行业很有可能重新进入上升周期,并且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未来行业盈利的稳定性也得以提升。全文>>>


    2005年原煤产量增加,增幅回落。行业平均收入同比增长27%左右,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13%左右,较2004年出现明显的业绩增速回落,随同GDP的增速同步变化,也预示着煤炭行业由高速增长向稳固发展的回归。

    “十一五”煤炭供应规划,首要将是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其所含主要矿区40多个,拥有煤炭探明储量6900亿吨,现有煤炭生产规模10亿吨左右,约占全国产量50%。到2010年生产规模将达到15亿吨左右,占全国产量的70%。全文>>>


    2005年对于乘用车,尤其是轿车而言是一个底部调整、蓄势发展的一年。大部分时间内,终端消费市场被悲观气氛所笼罩,车型的好坏成为决定厂商成功与否的几乎唯一因素。

    在整车行业,盈利能力提升的基础是销售收入的增长。从月度趋势看,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幅在2005年3-5月份达到低点,其后开始缓慢攀升,至10月份以后快速攀升。预计2006年轿车销量增长30%以上,汽车行业销量增长约20%,汽车行业收入将增加18%,利润总额将增长6%,而2006年1季度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都将在50%以上。汽车行业及主要重点上市将在2006年迎来普遍的业绩增长。全文>>>


     2005年水泥产量10.60亿吨,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2683.84亿元,销售收入2608.35亿元,产销率达98.37%;全行业实现利润80亿元,同比下降38%,亏损面从2004年的27.67%上升到2005年的35.95%,全行业经历了经营最困难的一年。

     受宏观调控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重点工程(如水利设施、基础建设)等工期拖后直接影响了水泥企业大客户的需求,很多企业被迫寻求房产等民用客户,使得销售量、价、回款期都大打折扣。煤电价格持续走高使得全行业利润大幅降低,企业经营困难,亏损面扩大。 全文>>>


    截至4月24日,石油化工行业公布2005年年报共有13家公司,占行业比重52%。从已公布公司年报数据看,受油价高企影响,整个石油化工行业依然处于高位运行,2005年行业业绩表现良好。13家公司加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658.5亿元,同比上涨33.9%,其中中国石化主营业务收入7991亿元,为国内收入最高的公司。13家公司实现的加权净利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12.8%,平均每股收益为0.421元,同比上涨12.7%。行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9%。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2005年盈利均出现较大幅增长。中国石油实现净利润1333.6亿元(每股收益0.75元),同比增长28.4%,中海油实现净利润253.2亿元(每股收益0.62元),同比增长57%,中国石化实现净利润为395.58亿元(每股收益为0.456元),同比增长22.6%。     全文>>>


    截至200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841万千瓦,同比增长14.9%。其中,水电达到11652万千瓦,约占总容量22.9%,同比增长10.7%;火电达到38413万千瓦,约占总容量75.6%,同比增长16.6%。

    近两年,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用电需求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增速2005年相比2004年有所提高,而重工业电力需求增速有放慢趋势。预计2006全年电力需求增速为11.05%,与去年的13.59%增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重工业耗电增速放慢所致。如果考虑结构性调整的因素,居民和农业用电的增长速度可能超过预期,因此,2006年实际电力需求量可能高于预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