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大飞机》:商业航空百年巨变(下)

2014年10月20日 14:19   来源:《大飞机》杂志   王钟强

  二战结束后,民用航空运输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坐飞机旅行,甚至跨洋飞行的人迅速增加。1946年,全球航空旅客已达1800万人次。

  “美国出口”航空公司是第一家提供定期跨洋商业飞行服务的企业。1945年10月,该公司使用道格拉斯的DC-4飞机,从纽约飞往英国伯恩茅斯附近的机场,中间经停纽芬兰甘德和爱尔兰香农,单程飞行需14小时。

  随后,泛美航空公司也开辟了跨洋航线,先使用DC-4,后来使用洛克希德公司的“星座”和“超星座”飞机。后两种飞机都设有增压座舱,可以在6100米高空飞行,使乘客的舒适度大大提高。1947年8月,泛美航空公司还开辟了纽约-伦敦之间的不着陆直达定期航班。

  这一时期,除DC-4外,其后继发展型DC-6、DC-7以及洛克希德的“星座”等飞机,构成了跨洋航班的主力。不甘落后的波音则推出377进行竞争。

  波音377的机身呈双水滴型,上层能带61名乘客,下层40名,巡航速度571千米/小时,飞行高度8530米。尽管由于存在设计缺陷,该机的销量不足60架,但其双层客舱之间的螺旋形楼梯却成为民机设计的经典。

  总体上说,早期的跨洋飞行还只是少数有钱人的特权,一般平民百姓是消费不起的。

  进入喷气时代

  早期使用的活塞式客机,不仅速度慢,而且由于飞行高度低,飞机受气流影响大,容易发生事故,天气不好时,大多数乘客往往因为剧烈颠簸而呕吐不止,十分难受。

  喷气式客机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喷气式客机不仅飞得快,而且飞行高度提高到11千米左右,大大增加了飞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历史上,率先投入使用的采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民航客机是英国的“子爵”。该机装4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1950年7月29日在伦敦-巴黎航线上开始航班飞行。

  第一种安装纯喷气发动机的客机是英国的“彗星”。该机型于1949年开始设计,1952年5月开始在伦敦-南非航线上运营。“彗星”的巡航速度为788千米/每小时,但航程较短,中途需要5次着陆加油,整个航程需要约24小时,但毕竟从此揭开了喷气时代的序幕。

  遗憾的是,“彗星”飞机此后发生一连串事故,全球为之震惊。面对沸沸扬扬的舆论,英国政府下令彻查事故原因。经过几年努力,有关部门终于查清事故是由于金属疲劳断裂引发的。从此,力学领域增加了一门新学科——疲劳力学,飞机设计也增加了防止疲劳断裂的新标准。

  1954年7月,波音公司研制的“先锋80”首飞成功。它是波音707的原型机,采用了大后掠机翼,装4台普惠公司的JT3双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1958年4月,道格拉斯公司的DC-8首飞,一年后交付使用。

  喷气客机的发展有赖于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康维”是英国罗罗公司研发的第一种生产型“风扇喷气”或称涡轮风扇发动机。它于1960年开始在波音707和DC-8上投入使用。

  普惠公司的JT3D是早期涡扇发动机中的佼佼者,它成就了总产量达到1011架的波音707,使其成为航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竞争加剧 形成垄断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喷气客机的迅速普及使机票价格大幅下降,旅行人数激增。航空公司希望得到更大的飞机,而大推力发动机的出现也给研制大型飞机提供了条件。在此情形下,波音747应运而生。

  1970年1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首先使用波音747执飞纽约-伦敦航线,民航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350座的波音747,乘客数几乎比波音707多一倍,而票价基本相当,这进一步促进了世界民航业的井喷式发展。

  当初,有些人估计波音747最多只能售出400架,但到2013年5月底,该机的订货量已达1528架。借助747,波音公司垄断了大型客机市场30多年。

  上世纪70年代,民机领域还出现了另一项突破:法、英两国联合研制的“协和”号超声速客机登上舞台。“协和”号1969年3月试飞,1976年投入使用,把从美国纽约飞越大西洋抵达欧洲大陆的飞行时间从7小时缩短到3.5小时。

  可惜的是,“协和”生不逢时,当年的石油危机加上超声速飞行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使这种飞机总共只向英、法两家航空公司各交付了7架,加上试验用的原型机总共仅生产区区20架就停产了。

  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国主宰着世界民机市场。其间,欧洲也推出过几种不错的飞机,但总体市场竞争力远不如美国。欧洲国家逐渐意识到:要生存,就必须联合起来。

  1970年12月,在法德政府的倡议下,空中客车工业集团正式成立。它的第一个产品A300B于1972年10月首飞。该机型一开始销售情况不好,直到70年代末才逐渐打开市场。

  1988年,空客公司推出的第一款窄体客机A320投入使用。A320是世界上最先采用数字式电传飞行操纵系统和先进的“玻璃驾驶舱”的飞机。借助A320的热销,空客迅速提升了自己在世界民机市场的地位。

  此后,空客为了谋求竞争优势,不遗余力地扩大自己的产品范围。2007年10月25日,空客研制的“空中巨无霸”A380进行了第一次商业飞行。A380的问世,结束了波音747在市场上30多年的垄断地位。

  可以预见,波音、空客的激烈竞争还将持续下去。目前,双方都在全力研制新机型或者对原有机型进行改进,力争在降低油耗、减少排放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