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孟丽红:成立道地中药产业特区,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2020年05月19日 16:33   来源:北国网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对于“三区三州”这一脱贫工作最难啃下的“硬骨头”,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祈福生活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孟丽红提出了在“三区三州”成立道地中药产业特区,打造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建立长效脱贫机制等建议。

  “三区三州”脱贫与中药产业困难点齐突出

  “三区三州”位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共209个县,2600多万人口,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脱贫工作最难啃下的“硬骨头”。经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扶贫和群众的不懈努力,大部分已脱贫摘帽,确保2020年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三区三州”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盲目追求数字脱贫,不少地区存在脱贫后又致贫返贫的风险。脱贫不是终点,而是防止返贫的起点。

  中药材市场如今人工种植和替代品泛滥,导致卖相好、价格低的“劣药”挤占了质量好、药效好的道地药材的市场空间,即“劣药驱逐良药”。而中医中药是相辅相成的,药为医用,医因药存,没有良药,何来良医。因此中药材滥种伤害的不仅是中药材市场,导致“三区三州”药农脱贫难,还严重阻碍了中医的发展。

  成立道地中药产业特区,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对此,孟丽红委员表示,“三区三州”要从根本上摘穷帽、拔穷根,必须立足长远,开拓新思路,采取非常手段。

  她建议在“三区三州”成立道地中药产业特区,打造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建立长效脱贫机制;禁止全国其他地区种植中药特区的道地药材,其他地区腾笼换鸟,结合其当地的优势发展其他产业;以“三区三州”为模板,逐步建立中医药临床的统一标准和体系。

  提出如上建议的理由有四点:一是在“三区三州”种植道地中药材,乃因地制宜之策。“三区三州”是很多道地中药材的产地,比如川芎、川贝母等,这些地区地广人稀,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产地适宜、品种优良、疗效突出,为中医临床所公认,这是“三区三州”相比其他地方难得的优势。

  二是在“三区三州”成立道地中药产业特区,属实质公平之举。“三区三州”位于高原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存在先天不足,根本无法与其他地区公平竞争,因此在这些地区发展扶贫产业,必须靠后天补之,为“三区三州”创造条件,“搞一个特区”,只要是能在“三区三州”种植的道地中药材,就禁止其他地方种植,通过形式上的不公平,实现实质公平,也符合照顾弱势的社会伦理要求。而且对其他地区而言,还有助于他们腾笼换鸟,利用当地优势发展、壮大其他产业。

  三是在“三区三州”种植高质量的道地中药,有助于将中医药发扬光大,防止因病返贫。在抗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中药滥种,道地药材拿到别的地方种就变得质量不行、效果不行,致使中药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群众普遍重西医轻中医。因此从这个角度,更应保证中药的质量,不能因此误了中医,误了群众。在“三区三州”种植的中药材,质量和药效有保证,有助于将中医药发扬光大,发挥中医药“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独特优势,进而解决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愁的问题。

  四是在“三区三州”发展道地中药产业特区,有助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医药临床具有地域性特点,中医处方一般优先就地取材,逐步凝练成一套当地的标准和体系,但各地中医药“自成一家”直接导致标准不统一,互通互认上存在障碍。在“三区三州”发展道地中药产业特区,各地统一选用“三区三州”的道地中药材,久而久之将形成统一的标准,便于中医药知识、文化的传播传承,有助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将中医药打造成中国的一张名片。

  除了上述的这个提案,孟丽红委员还从垃圾分类、政府管理、医疗等领域提出了另外六个提案,有《关于完善医疗物资储备制度,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提案》、《关于深化粤港澳医疗服务对接的提案》、《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防范重大社会风险机制的建议》、《关于创出中国特色的垃圾分类产业,由专业公司集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建议》、《关于完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制度规范的提案》、《关于加强政府部门间信息互通,以提高办事效率更加便民,及降低因人员聚集传播病毒风险的提案》。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