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从疑似到确诊 看实验室检测如何“一锤定音”

2020年02月03日 07:23   来源:科技日报   

  “对每一个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就是对每一个传染源的调查,不漏掉任何一个可疑的感染者,做到早发现并早隔离,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传播扩散,这就是疾控人的责任。”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顾清对记者说。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处置过程中,天津疾控人春节假期全体在岗工作,用专业精神和时代责任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疫情防御大堤,为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了热血赤诚。

  抽丝剥茧 摸清感染源头和路径

  “可能我们疾控人都特别较真。”说起自己的工作,张颖有些自嘲。遇到疫情线索,我们一定要在现场抽丝剥茧,进行排查,摸清明确的感染的源头、路径才行。

  1月21日,天津市确诊第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23日新增第5例、第6例确诊病例,系第2例患者同事,三人均为天津动车客车段乘务车间职工。

  “在一个车间里接连发现确诊病例,属于聚集性疫情!”说起当时的情景,张颖依然心有余悸,“他们的工作流动性大,接触的人多,每个人的背后就是每个家庭,一旦家庭成员感染病毒,就会影响到更多的社区,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紧急,大年二十九的深夜,天津市疾控中心11名专家火速赶赴现场,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封控、隔离、消毒等工作。同时连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每一位车间员工逐一进行排查。通过排查,当晚就发现两人已出现体温高热。

  “封控措施非常及时、有效、到位、严密,后期所发生的病例仅局限于客车段内部职工、职工家属等密切接触者,至今没有扩散到社区、别的家庭和单位。”张颖说。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天津市疾控中心疫情处置队伍24小时坚守岗位,不分昼夜,先后开展现场处置60余次,派出现场处置队伍深入红区200余人次,在远远短于规定时间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点终末消毒和密切接触者判定与追踪,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与播散。

  不放过疑问 实验室检测“一锤定音”

  “我们的检测责任重大,漏掉一个病例就是漏掉一条传染链。”天津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检测所所长苏旭和他的检测团队,尽管检测任务繁重,但是对于检测结果,他们都不会轻易放过任何疑问。

  1月23日,疾控中心病原生物检测所接到两个相关标本,当晚10点多,两组共六名实验人员开始做检测,其中一个检测显示阳性,结果非常清楚,另一个检测却显示阴性。实验人员仔细分析,按照标准评判是阴性,但是又有阳性倾向,于是重新做检测,经过反复比对,仍是阴性。

  “当时已是凌晨两点,怎么办?”苏旭说,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就是判定患者是否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最直接证据。考虑再三,我们决定做第三遍检测。这一次不再是实验重复,实验人员重新穿好整套防护服,从原始标本开始再做检测,仍然显示阴性。三次检测做完时,天色已经亮了。

  按照检测结果,完全可以出具阴性报告了,但苏旭说:“既然有所怀疑,就绝不能冒这样大的风险。”检测人员提示,这一病例需要继续关注,后续没有放松对此人的隔离控制。两天后继续采样,检测结果终于显示阳性。

  “这些天,我们实验室的灯一直没有关过,已累计检测样本500余份,实验检测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身穿防护服进入实验室每人每次操作近5个小时,遇到疑难问题,更是长达8个小时。”苏旭说,尽管工作繁忙,但是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有党员和群众争先去武汉一线驰援;有默默为大家清洗刷手衣的同志;还有夫妻二人自掏腰包买菜做饭,让大家在上午吃上香喷喷的炖牛肉。虽然工作是辛苦的,但团队表现出极大凝聚力,干劲空前高涨。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