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要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经济信心]有色金属将维持缓中趋稳态势

2016年12月28日 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吉蕾蕾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编制的2016年11月份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11月份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29.8,较上月回升1.5点;先行指数为84.4,较上月增长1.3点。

  “今年以来,中经有色金属产业先行指数和景气指数双双回升,虽仍在‘偏冷’区间,但已接近‘正常’区域下沿,充分表明行业反弹迹象明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华俊说,有色金属行业持续回暖与国内外环境密切相关。

  从全球看,美联储12月加息,美国经济数据大多向好,美元震荡走强,将影响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行。从国内看,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三季度以来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市场供求有所改善,积极因素继续增加。

  数据显示,11月份,在构成有色金属产业先行指数的7个指标中,经季节调整,5个指标同比上升,LMEX、M2、汽车产量、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家电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4.5%、11.4%、18.2%、38.9%和11.6%。“可以看出,有色金属相关行业迎来明显复苏,给市场供需关系带来了不小改善。”王华俊说。

  值得注意的是,铜产业回暖趋势最为显著。数据显示,11月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当月期铜和三月期铜均价分别为5443美元/吨和5455美元/吨,环比上涨15.03%和14.84%,同比分别上涨13.21%和13.79%。

  “铜价大幅上升与中、美将加大基建投资等利好消息有关。”杭州锦江集团高级商务分析师郭春桥说,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短期内对铜价等有色金属价格将产生强劲刺激作用;同时,国内汽车、空调、冰箱、发电机组等终端用铜领域产品产量同比稳步增长,如前11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超越2015年全年。“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仅水电方面投资就有5000亿元。

  不过,虽然铜终端消费有所增长,但铜产量及冶炼产能也在增加。与此同时,后市消费即将进入淡季,铜产业供需基本面并未根本改观,未来铜产业回暖仍面临较大压力。

  对此,业内专家也表示,2017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继续维持缓中趋稳态势,10种有色金属产量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由于有色金属行业环境并未根本好转,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景气指数在“偏冷”区间震荡的可能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

    相关专题:理上网来·经济信心

(责任编辑:刘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