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已于8月24日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面对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日方试图以文字游戏混淆是非,将其排放的水称作“处理后的核废水”,并声称这种水安全无害,甚至符合饮用水标准。但这种掩耳盗铃的文字游戏掩盖不了核污染水的真实危害。
“核污染水”与“核废水”存在本质不同,不可混淆。
日本政府与东京电力公司在官方文件中坚称所排污水为“处理后的核废水”,而绝大部分国家、国际组织都称其为“核污染水”。核废水是指核电站在正常运行中产生的废水,如核反应堆冷却水,它不会直接接触核反应堆芯内的核燃料及核反应物,经处理后就可以通过管道安全排出。核污染水,则是指发生核事故后,核反应堆的保护外壳破裂,冷却水直接接触反应堆中放射性物质,受到沾染而具有高度放射性。核污染水中含有钚、铯等数十种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危害严重,致癌、致畸、致突变。其中一些具有漫长半衰期,如碘129的半衰期为1570万年,难以从水中分离的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福岛核电站于2011年发生重大事故,其所排污水是典型的“核污染水”,日方将之与正常运行的核电站的废水混为一谈,是做贼心虚的搅浑水行为。
日本核污染水的处理装置问题不断,不可靠。
日方采用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处理核污水,并声称:处理水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声明并不能打消大众疑虑。ALPS于2013年3月仓促上马启动试运行,国际上并无运用先例,技术不成熟,安全性存疑。从过往运转情况看,ALPS一直问题不断:2016年发现,该装置有4处漏水;2018年被曝,“处理水”中锶等放射性物质超标;2021年又发现,ALPS用于吸附放射性物质的排气口滤网近半数损坏,而这些滤网两年前刚换过一遍……自从ALPS投入运行后,日方就把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称为“处理水”,而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储水罐里的130多万立方米已经过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中,达到东电定义的“处理水”标准的仅占约三成,未达标的“处理过程水”占比约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