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水暴晒后还能喝吗

2023-08-20 06:0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目前常用的软饮料瓶结构稳定,即便夏季高温使得瓶子出现轻微变软情况,也不会导致瓶体结构出现变化。有实验表明,高温环境下测试的3款常见品牌的矿泉水均未检测出有害物质,矿泉水的状态、色度、滋味、气味等也没有产生变化。

  很多人平时习惯在车上准备几瓶矿泉水或者饮料,便于口渴时取用。但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在光照和高温状态下,有的瓶体可能出现变软的情况,不少人担忧是否会渗出有害物质。

  记者注意到,网上也有类似的传言,称被暴晒的矿泉水有毒。由于瓶体材质中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高温会让其与其他化学成分释放出来,渗透进入水中。

  事实到底如何,暴晒后的瓶装水还安全吗?对此,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主任钟怀宁表示,目前市场中70%左右的软饮料瓶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该材质结构稳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在67摄氏度至81摄氏度之间,熔点在260摄氏度左右,即便夏季车内高温使得瓶子出现轻微变软情况,也不会导致瓶体结构出现变化。

  对于传言中有关双酚A的危害,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表示,一次性使用的矿泉水瓶、饮料瓶根本不需要使用双酚A。另外,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双酚A有基因毒性或致癌性。欧洲食品安全局评估认为,双酚A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05毫克。美国相关机构亦进行了资料回顾和审查,他们认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双酚A会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损害,大家不需要过于担心。

  上海市消保委不久前也针对暴晒矿泉水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情况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高温环境下测试的3款常见品牌的矿泉水均未检测出有害物质,矿泉水的状态、色度、滋味、气味等也没有产生变化。

  记者还注意到,消费者日常购买的瓶装食品底部,多数情况会标注不同的数字编号。据资料显示,该编号为国际通用的塑料分类,其中1号数字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PET),常用于矿泉水、饮料等产品的包装;2号数字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可用于生产塑料瓶、耐腐蚀管道、土工膜和塑料木材;3号数字为聚氯乙烯(PVC),常用于一般塑料管道的制作;4号数字为低密度聚乙烯 (LDPE),可用于食品保鲜袋等的制造;5号数字为聚丙烯(PP),由于其耐热的特征,可用于制作放进微波炉中加热的器具;6号数字为聚苯乙烯(PS),可用于制作快餐盒、奶茶的杯盖等;7号数字为聚碳酸酯(PC)和其他类塑料,一般用于制作水杯、奶瓶、行李箱等。

  “日常生活中,大家使用塑料制品,最好提前了解产品特点和注意事项,如使用微波加热食物,需要注意可用于加热的塑料种类和时间。”阮光锋建议。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潇潇 韩 肖)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炬鹏)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瓶装水暴晒后还能喝吗

2023年08月20日 06:0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目前常用的软饮料瓶结构稳定,即便夏季高温使得瓶子出现轻微变软情况,也不会导致瓶体结构出现变化。有实验表明,高温环境下测试的3款常见品牌的矿泉水均未检测出有害物质,矿泉水的状态、色度、滋味、气味等也没有产生变化。

  很多人平时习惯在车上准备几瓶矿泉水或者饮料,便于口渴时取用。但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在光照和高温状态下,有的瓶体可能出现变软的情况,不少人担忧是否会渗出有害物质。

  记者注意到,网上也有类似的传言,称被暴晒的矿泉水有毒。由于瓶体材质中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高温会让其与其他化学成分释放出来,渗透进入水中。

  事实到底如何,暴晒后的瓶装水还安全吗?对此,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主任钟怀宁表示,目前市场中70%左右的软饮料瓶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该材质结构稳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在67摄氏度至81摄氏度之间,熔点在260摄氏度左右,即便夏季车内高温使得瓶子出现轻微变软情况,也不会导致瓶体结构出现变化。

  对于传言中有关双酚A的危害,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表示,一次性使用的矿泉水瓶、饮料瓶根本不需要使用双酚A。另外,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双酚A有基因毒性或致癌性。欧洲食品安全局评估认为,双酚A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05毫克。美国相关机构亦进行了资料回顾和审查,他们认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双酚A会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损害,大家不需要过于担心。

  上海市消保委不久前也针对暴晒矿泉水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情况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高温环境下测试的3款常见品牌的矿泉水均未检测出有害物质,矿泉水的状态、色度、滋味、气味等也没有产生变化。

  记者还注意到,消费者日常购买的瓶装食品底部,多数情况会标注不同的数字编号。据资料显示,该编号为国际通用的塑料分类,其中1号数字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PET),常用于矿泉水、饮料等产品的包装;2号数字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可用于生产塑料瓶、耐腐蚀管道、土工膜和塑料木材;3号数字为聚氯乙烯(PVC),常用于一般塑料管道的制作;4号数字为低密度聚乙烯 (LDPE),可用于食品保鲜袋等的制造;5号数字为聚丙烯(PP),由于其耐热的特征,可用于制作放进微波炉中加热的器具;6号数字为聚苯乙烯(PS),可用于制作快餐盒、奶茶的杯盖等;7号数字为聚碳酸酯(PC)和其他类塑料,一般用于制作水杯、奶瓶、行李箱等。

  “日常生活中,大家使用塑料制品,最好提前了解产品特点和注意事项,如使用微波加热食物,需要注意可用于加热的塑料种类和时间。”阮光锋建议。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潇潇 韩 肖)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