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南沙举行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竣工活动暨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工程开工活动,共涉及5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
这是各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进入下半年以来,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呈现“提速、提质、提效”的特征。从行业领域来看,包括新能源、高新科技、民生工程等。在业界看来,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有助于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扩大有效投资。下半年,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有望持续推进,进一步发挥稳增长的作用,推动新兴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多地集中开工建设项目分析,具有四大特征:投资金额大,覆盖范围广,国资民资和外资共同参与,项目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强。
宋向清进一步表示,从结构上看,重大项目建设涵盖了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众多领域,其中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先进制造业产业和民生保障项目占据较大份额,数字经济、生态环保和乡村振兴投资持续升温。
以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2023年第二批重大项目为例,该项目7月3日举行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安排开工重大项目25个,总投资2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亿元以上。其中,总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2个,节能减污增效项目14个,占总项目数的56%。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可以发挥对民生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投资带动作用、补足短板。同时,通过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可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市场活跃度。此外,重大项目建设还可以拉动和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地实现稳就业、稳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