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9日讯 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23)》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长张宇燕指出,在当前全球供应链价值链运转不畅、地缘政治格局遭受冲击、发达国家政策转型和新冠疫情反复等因素的作用下,全球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周学智介绍,《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23)》涵盖120个样本国家,从中国企业和主权财富的海外投资视角出发,构建了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五大指标共43个子指标的评级体系,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国别风险。
该报告显示,2023年的风险评级结果中,评级最高的国家是新加坡,发达国家评级结果普遍高于新兴经济体。排名上升较多的国家如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几内亚,排名分别上升27位、23位和18位,主要是因为对华关系良好、偿债能力改善和政治状况稳定等因素。
其中的中国海外投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风险评级子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各方和平与稳定发展的积极效应得以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平均风险略低于整体样本平均水平。地缘政治冲突、债务风险、政治动荡风险、粮食安全风险和经济复苏速度不及预期使得个别国家的投资风险值得注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对华关系和社会弹性得分高于整体水平。伴随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沿线国家间的长期互信将不断增进。
此外,中国海外投资RCEP成员国风险评级子报告显示,RCEP成员国的国家风险评级得分好于整体水平,主要在于其拥有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较强的偿债能力、良好的对华关系和稳定的社会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