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时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探索最适合城市发展的方式,持续优化城市交通服务,努力打造公共交通发展示范样板。
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公示拟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名单,河北张家口、江苏常州等28个城市通过验收,初步达到创建标准。
建设公交都市是城市为应对小汽车数量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采取的一项交通战略,已成为全球各大都市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开发强度和机动车保有量均持续增长,对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带来了严峻挑战。
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不仅是一项国家级荣誉,更是一项增进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开展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交通管理运行体系,顺应新时代城市发展方向,满足城市品质提升的内在要求,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重点转入对存量的提质增效阶段,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升级,出行的需求越发个性化、多元化,公交出行品质升级也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在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时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探索最适合城市发展的方式,持续优化城市交通服务,将“公交优先”落到实处,努力打造公共交通发展示范样板。
公交发展的本质是服务和方便群众出行,落实“公交优先”的核心在于推动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从“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要结合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打造多元化公交线路品牌,持续优化常规公交线网,构建快、干、支、微条块分明、高效快捷的运营网络,让公交站点离家门口越来越近、公交服务越来越人性化、公交车辆越来越舒适,提升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例如,江苏南京针对市民通勤、商务、高校、旅游等特殊需求,开通了350条定制公交线路,根据乘客需求建立微信社群,通过“社群拼团”的方式,把线路的主导权交给乘客,满足市民个性化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