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甘肃环县:金融浸润羊产业开启致富之门

2021年12月16日 13:13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近年来,甘肃环县打造“中国羊谷”产业集群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如今走进环县乡村,放眼望去,家家都是整齐的羊棚和忙碌的村民。街道整洁、村居清新,已不见往昔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农行环县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吴伟自豪地说。

  长期以来,农行环县支行始终坚定不移践行服务“三农”金融职责,加大产业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助力环县产业兴旺、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中,充分彰显了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主力军作用。近三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2.74亿元,其中面向“三农”投放9.1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0.48亿元,贷款增量5.67亿元,占全县同业51.08%,位居首位。

  发扬红色文化 燃起乡村振兴之火

  “环县旅游‘十八景’、羊肉美食‘十八吃’,‘环洲故城’的建设有了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肯定会带着红色革命老区的标签,飞往全国各地!”获得950万元启动资金的环县嘉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

  环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历史底蕴深厚、区域特色鲜明,是名副其实的陇上文化大县。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文旅产业新的增长极,计划建设一座集旅游、民俗、生态、美食、康养、演艺等深度融合的“环洲故城大景区”,融入环县红色教育,打造“红色+”新业态活力。正当一切就绪时,资金缺口让嘉隆公司负责人彻夜难眠。

  农行环县支行听闻这一消息后,组织服务团队主动前往嘉隆公司衔接,为其讲述农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和初心,并向其展示了近三年来围绕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和“三农”直接相关的道路、饮水、能源等领域,累计向“银西”高铁、甘肃公航旅、华能华电等投放27.26亿元项目贷款的成绩。听完后,嘉隆公司当即决定在农行环县支行贷款,银企联手力助旅游文化项目顺利开启。最后,环县支行为嘉隆公司投入950万元资金,成功助力景区顺利建成并且“火”了起来,今年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7亿元以上,为全县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折点。

  突出示范引领 架起产业致富之桥

  “种养规模有增长,技术有专家指导,资金有银行保障,羊肉有电商统购,娃儿上大学的费用不用愁了。”望着整棚的羊,尝到致富甜头的曲子镇农民彭永宁十分开心。”他说,“自己这两年养的羊根本不愁卖,从羊崽子到成年大羊,线上电商订单和当地熟客订购不断,今年净利润估计会超过20万元!”彭永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去年养了300多只羊,羊棚不够用,多亏了农行的大力支持,给我贷款30万元用于扩建羊棚、购置饲草,才让我渡过了难关!”

  “产业兴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关健。农行环县支行作为县域国有大行,必须以‘领头雁、排头兵’的担当支持产业兴旺、产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吴伟说。

  环县具备土地、技术条件,关键在于有资金支持。对此,环县支行主动与县委县政府、村委、农户对接,围绕肉羊、肉牛、杂粮、生猪、草畜等特色产业,组建“产业振兴贷”专业服务团队,面向全县20个乡镇、251个行政村,进村入户开展农户信息建档、贷款调查,大力推广“惠农e贷”产品。今年,农业银行环县支行累计建档2542户,预授信2.29亿元,投放“产业振兴贷”1382笔1.16亿元,涉农贷款投放始终保持全县金融系统领先,为推动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农户共同受益做出积极贡献。

  助力脱贫攻坚 铺就技术富民之路

  环县演武乡曳郭咀村是农行环县支行脱贫攻坚定点帮扶村,2013年度贫困发生率为50.66%,山大沟深、贫穷落后是演武乡曳郭咀村的真实写照。

  为了让贫困村早日摆脱贫困,2017年农行环县支行选派四名党性修养高、专业技能强的干部驻村开展帮扶。结合帮扶村户实际,帮扶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环县农行2018-2020年帮扶计划》,先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贫困户大会20余次,向农户集中宣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政策;积极发挥行业优势,按照“331+”产业扶贫模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重点为发展产业的34户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170万元;同时,鼓励农户大力发展黄花菜、草畜等相关产业,主动寻找合作社签订订单种植合同,实现了黄花菜、紫花苜蓿等产业全覆盖;对不安全的32户住房实施危房改造,新修饮水工程和棚圈50处;主动对接县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输送23名年轻农民进行种养殖产业技术培训;相继成立曳郭咀村红白理事会、村贤理事会,教育基金、乡村美德基金等,先后资助演武乡曳郭咀村新入学贫困大学生35名。

  今年夏天,环县遭遇连续87天持续高温未降雨的极端天气,帮扶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汇报上级行党委,为环县政府捐款25万元。同时加大农资供应、产业扶贫、助农消费等领域金融服务力度,为全县“十保”措施的落实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金融支持。该行员工听闻消息后,自发组织募捐,购置饲草打捆薄膜和麻绳各100件,第一时间将帮扶物资送往曳郭咀村帮扶户手中,竭尽全力与群众共克难关。

  农行环县支行将扶贫、扶智、扶志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户增收致富。截至2020年底,环县演武乡曳郭咀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且无一返贫。(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吴鹏 杨欢 )

(责任编辑:张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甘肃环县:金融浸润羊产业开启致富之门

2021-12-16 13:13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近年来,甘肃环县打造“中国羊谷”产业集群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如今走进环县乡村,放眼望去,家家都是整齐的羊棚和忙碌的村民。街道整洁、村居清新,已不见往昔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农行环县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吴伟自豪地说。

  长期以来,农行环县支行始终坚定不移践行服务“三农”金融职责,加大产业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助力环县产业兴旺、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中,充分彰显了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主力军作用。近三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2.74亿元,其中面向“三农”投放9.1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0.48亿元,贷款增量5.67亿元,占全县同业51.08%,位居首位。

  发扬红色文化 燃起乡村振兴之火

  “环县旅游‘十八景’、羊肉美食‘十八吃’,‘环洲故城’的建设有了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肯定会带着红色革命老区的标签,飞往全国各地!”获得950万元启动资金的环县嘉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

  环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历史底蕴深厚、区域特色鲜明,是名副其实的陇上文化大县。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文旅产业新的增长极,计划建设一座集旅游、民俗、生态、美食、康养、演艺等深度融合的“环洲故城大景区”,融入环县红色教育,打造“红色+”新业态活力。正当一切就绪时,资金缺口让嘉隆公司负责人彻夜难眠。

  农行环县支行听闻这一消息后,组织服务团队主动前往嘉隆公司衔接,为其讲述农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和初心,并向其展示了近三年来围绕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和“三农”直接相关的道路、饮水、能源等领域,累计向“银西”高铁、甘肃公航旅、华能华电等投放27.26亿元项目贷款的成绩。听完后,嘉隆公司当即决定在农行环县支行贷款,银企联手力助旅游文化项目顺利开启。最后,环县支行为嘉隆公司投入950万元资金,成功助力景区顺利建成并且“火”了起来,今年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7亿元以上,为全县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折点。

  突出示范引领 架起产业致富之桥

  “种养规模有增长,技术有专家指导,资金有银行保障,羊肉有电商统购,娃儿上大学的费用不用愁了。”望着整棚的羊,尝到致富甜头的曲子镇农民彭永宁十分开心。”他说,“自己这两年养的羊根本不愁卖,从羊崽子到成年大羊,线上电商订单和当地熟客订购不断,今年净利润估计会超过20万元!”彭永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去年养了300多只羊,羊棚不够用,多亏了农行的大力支持,给我贷款30万元用于扩建羊棚、购置饲草,才让我渡过了难关!”

  “产业兴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关健。农行环县支行作为县域国有大行,必须以‘领头雁、排头兵’的担当支持产业兴旺、产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吴伟说。

  环县具备土地、技术条件,关键在于有资金支持。对此,环县支行主动与县委县政府、村委、农户对接,围绕肉羊、肉牛、杂粮、生猪、草畜等特色产业,组建“产业振兴贷”专业服务团队,面向全县20个乡镇、251个行政村,进村入户开展农户信息建档、贷款调查,大力推广“惠农e贷”产品。今年,农业银行环县支行累计建档2542户,预授信2.29亿元,投放“产业振兴贷”1382笔1.16亿元,涉农贷款投放始终保持全县金融系统领先,为推动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农户共同受益做出积极贡献。

  助力脱贫攻坚 铺就技术富民之路

  环县演武乡曳郭咀村是农行环县支行脱贫攻坚定点帮扶村,2013年度贫困发生率为50.66%,山大沟深、贫穷落后是演武乡曳郭咀村的真实写照。

  为了让贫困村早日摆脱贫困,2017年农行环县支行选派四名党性修养高、专业技能强的干部驻村开展帮扶。结合帮扶村户实际,帮扶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环县农行2018-2020年帮扶计划》,先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贫困户大会20余次,向农户集中宣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政策;积极发挥行业优势,按照“331+”产业扶贫模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重点为发展产业的34户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170万元;同时,鼓励农户大力发展黄花菜、草畜等相关产业,主动寻找合作社签订订单种植合同,实现了黄花菜、紫花苜蓿等产业全覆盖;对不安全的32户住房实施危房改造,新修饮水工程和棚圈50处;主动对接县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输送23名年轻农民进行种养殖产业技术培训;相继成立曳郭咀村红白理事会、村贤理事会,教育基金、乡村美德基金等,先后资助演武乡曳郭咀村新入学贫困大学生35名。

  今年夏天,环县遭遇连续87天持续高温未降雨的极端天气,帮扶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汇报上级行党委,为环县政府捐款25万元。同时加大农资供应、产业扶贫、助农消费等领域金融服务力度,为全县“十保”措施的落实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金融支持。该行员工听闻消息后,自发组织募捐,购置饲草打捆薄膜和麻绳各100件,第一时间将帮扶物资送往曳郭咀村帮扶户手中,竭尽全力与群众共克难关。

  农行环县支行将扶贫、扶智、扶志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户增收致富。截至2020年底,环县演武乡曳郭咀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且无一返贫。(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吴鹏 杨欢 )

(责任编辑:张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