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文化新名片 产业日日新

2020年12月20日 06:3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11月28日,北京通州区台湖演艺小镇台湖演艺车间的相声表演。近年来,通州区围绕文化产业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群众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12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兰艺坊工作室,青年画家兰锦斌创作油画《脊梁》。兰锦斌是从通州区宋庄艺术区走向全国的艺术家。目前,通州区宋庄艺术区聚集了各门类艺术家7000多名,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艺术家最多的艺术区。

  11月28日,北京双益发文化创意园影视文化产业基地韩非子剧社,演员闫迪在排练皮影剧。该剧社致力于传统艺术的展演传播,先后在法国、英国等国家演出数百场。

  11月28日,北京通州区台湖镇双益发文创园福人福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师高磊为顾客介绍新产品。该公司以中国民俗特色为基础设计生产工艺品,深受市场青睐。

  2019年9月4日,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该中心不仅提升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设施服务能力,还为全国文艺繁荣贡献新力量。

  11月28日,北京双益发文创园寰亚艺考学校,老师指导考生学习舞蹈。该学校是一家专注于话剧影视表演、舞蹈表演等艺考培训的机构,每年培养大批艺考考生。

  12月17日,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大街,游客对来自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生产的北京绢人纪念品兴趣浓厚。张家湾设计小镇依托优势资源,打造全新文化产业链。

  11月27日,北京通州宋庄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负责人杨波(右一)给来自宋庄中心小学的学生介绍工艺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兴贵摄影报道

  通州是首都北京的东大门,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推进,通州区文创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2020年11月24日发布的《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文化产业继续全方位领先全国,其中,通州区涨幅最大,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合计289.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93.2%。

  近年来,通州区多措发力,立体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修订完善产业规划,做好人才培训输送,出台相关资金政策,既有宏观构建,又有具体扶持。行业收入和从业人员实现稳定增长,艺术创作和民间文艺相映成趣。

  通州有2200多年建置史,通州运河文化源远流长。而今,这里艺术场馆次第崛起,聚集着全国最大的原创艺术群落,宋庄艺术小镇就是其中的代表。截至2020年11月,宋庄艺术小镇域内各类美术馆30多家,艺术培训机构68家,艺术经营机构100多家,艺术家工作室近6000家,每年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上千场,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宋庄已成为北京面向全国、影响世界的国际原创艺术创作、展示、交易窗口。

  一个个文创标识引人注目,一处处剧场好戏连台。如今颇具现代气息的文创基地——双益发文化创意园原址本是一个老旧厂房,在制定了新的产业定位后焕发新生,成为涵盖戏剧创作、影视拍摄等领域的文化创意园。“从亚洲到欧洲,我们已经演出了数百场,收入节节高。”韩非子剧社负责人韩迟介绍,在文创园,像他们这样的企业,目前已有60余家。

  文化繁荣,惠民乐民。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启用两年多来,不但成为名副其实的舞美“梦想城堡”,更吸引了众多热爱艺术的城市副中心市民频频前来“打卡”,尽享身边的文艺盛宴。

(责任编辑:符仲明)

文化新名片 产业日日新

2020-12-20 06:3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