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读懂春晚 | 那些不可替代的“父母家教”

2020年01月25日 08:0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慕振东

  “我曾经很想知道,同样的话要说多少次才好。那些再三强调的老套,长大了才知道是不是需要……”2020年央视春晚节目《父母爱情》之后,一曲《爸爸妈妈》让我们记起了“父母家教”。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从古到今,家风都是中国年夜饭的一道主菜。

  《礼记》讲:“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面对满满一桌年夜饭,我们都记得父母的训导,“爷爷奶奶先吃”“这个让给弟弟妹妹”。礼在食中,尊长爱幼,客随主便,培养规矩、陶冶人格、传承家风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陈平分肉,是宰相天下的序曲;孔融让梨,成名扬四海的前兆。过年回家,在一家人围炉夜话、守岁拜年中,感受团圆和规矩的价值。我们感叹年味淡了,并非亲情淡了,而是规矩少了甚至没了。少了仪式感,少了文化味,年也就剩下吃喝玩乐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这里,身教胜于言教。但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连言传都淡忘了。“那些老套”,我们一直需要。“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从近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对家属子女的放任纵容反而把自己“拉下水”,换来“父子齐立案、全家被调查”的惨痛结局。家教,不是选修课。每个人,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在饮食起居中就开始传承家风。事实反复表明: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关系到民风、社风、国风。无论是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还是周总理的“十条家规”、焦裕禄的“不能搞特殊”、杨善洲的“苛刻教育”,都足以垂范后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春节,正是盘点家风这个“文化家底”、共享家教这顿“精神大餐”的好时节。

(责任编辑:单晓冰)

读懂春晚 | 那些不可替代的“父母家教”

2020-01-25 08:08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