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企业家谈创新:围绕四方面驱动创新,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2020年01月20日 08:04   来源:经济日报   

  在经济日报社日前主办的“2020中国经济趋势年会”分论坛上,与会企业家和专家围绕“创新驱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他们认为,企业要强化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为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氛围,要进一步加大自身的研发投入,并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市场化过程。

  

  1月12日,“2020中国经济趋势年会”在北京举办。与会嘉宾就“创新驱动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展开对话。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翟天雪摄

  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

  瞄准新需求创新全产业链

  

  从“能温饱”到“能吃好”、从“标准化”到“个性化”,当前乳业消费需求、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看来,中国乳业的机遇与挑战一直并存。

  “从挑战的角度说,第一个挑战是乳业的全球化竞争。”张轶鹏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中国乳企与全球乳企在同台竞争。第二个挑战是消费升级带来的新需求,一方面,对品质化的需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消费场景需求的变化给乳企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从机遇的角度说,市场供给量需求的增加、消费升级需求带来的变化,都给乳企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张轶鹏说,由于我国人均饮奶量仍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不足亚洲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因此乳业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张轶鹏表示,创新是整个乳品行业都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伊利就有一句话,“不创新,无未来”。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更营养、更多元化、更个性化的需求。以婴配粉为例,没有对母乳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制造出更合适中国婴儿的第一口粮食。

  张轶鹏表示,乳制品行业具有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特点,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未来,乳制品行业的创新方向和重点,一定是全产业链创新。同时,还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借助全球资源网络,构建全球创新链条,对本地创新成果进行更深度开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仇莉娜)

  江西铜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汪波:

  完善制度投身智能转型

  

  江西铜业集团成立于1979年,在创新方面的路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江西铜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汪波结合江西铜业集团的实践指出,在现阶段要改变有色企业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质量不高、产能过剩等问题,只有加大创新力度。

  汪波指出,企业的创新首先要务实,要着力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给企业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氛围,使人才引进、管理、使用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潜能。

  近些年,江西铜业集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比如,在推动科研成果落地方面出台了科研成果转化办法,拿出成果转化的5%到25%奖励科研人员。2019年这项工作推进得非常扎实,8个比较大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新增经济效益1.5亿元。为此,江铜出台了“两创”制度,搭建群众性创新创造平台,鼓励草根创新,去年有184个项目获奖,发放奖金近1000万元。

  他表示,在人才方面,最核心的是人才要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江铜出台了一些制度,让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比如,技术可以入股,成果可以分成,鼓励科学家、院士、博士来江铜发展事业。同时,对内部也建立一系列制度,激发基层员工、技术人员创新攻关,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

  同时江西铜业也在推动智能制造上下功夫。汪波指出,江铜积极把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导入到传统的生产链条中来,积极推进智能化,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赖永峰)

  依文集团高级副总裁温巍:

  重构价值链彰显文化原力

  

  “创新,除了打破和引领,还有协同和共生。”依文集团高级副总裁温巍表示,真正的创新是价值创新,是重构价值链,是让整个价值链上每一个个体和群体都能因此受益。

  在服装链条上,上游、下游有很多工厂和企业,全球50%的奢侈品订单都是在中国生产,如何让优质产能直接面向中国消费者?依文开启了横向打通行业壁垒的解决方法,将拥有优质产能的厂家、全球设计师和优选市场渠道结合起来。

  这是产业要素的一次聚合和共振,为消费者提供“厂牌+爆品”。在今天,优质供应链仍然是稀缺资源,集合智造平台上集合了中国476家优质产能工厂,通过集合订单、集合设计、集合生产、集合供应,让产业价值链上的个体和群体都能够实现价值。

  温巍表示,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中国的文化原力。其内涵之一是民族文化历史的流传;内涵之二是中国最传统的手工技艺。“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传承赋能平台上,依文实现了产业的生态创新,依文希望成为中国的文化大使,把民族传统文化带向世界。”温巍表示,依文未来将集合10万名手工艺者、设计师,用时尚化、产业化的方式,把中国美学态度推向国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仇莉娜)

  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

  “新基建”为创新添动力

  

  “当前,有一个非常火的行业名词叫‘新基建’,它是相对于传统基建的一种信息基建概念,如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作为拥有5栋数据中心、35万台服务器的“网络+数据”服务商,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介绍,新基建的概念很广泛,网络传输是新基建,数据中心是新基建,行业数字运用还是新基建。

  “数字经济要以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为中心。”周超男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家应抓住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发挥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优势,不断提高数字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拓展。让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和民生服务,让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起到引擎作用。

  “今年年底,润泽科技将再完成7栋数据中心建设。”周超男说,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应用,能带动和促进高端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润泽科技也将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基础设施、系统、平台,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欧阳梦云)

(责任编辑:刘江)

企业家谈创新:围绕四方面驱动创新,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2020-01-20 08:04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