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党心连民心 脱贫话感恩——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上村村采访记

2019年04月15日 06: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上村村正在建设中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摄

  脱贫户罗远云家的新房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摄

  脱贫户罗远云家的旧房子。 (资料图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

  4月11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革命先烈罗焕荣的故乡、广东省定贫困村河源市埔前镇上村村,穿过村中心碧莲飘香的红色文化广场,绕过客家建筑风格的罗氏宗祠,拐进一条村间小道,突然,一户人家大门上方“感恩共产党”5个红色铁铸大字远远就映入眼帘。

  这是脱贫户罗远云的家。“总有人问我这是不是村里搞的什么‘形象工程’,其实,这些字真的是他自己非要做上去的。”上村村第一书记谢筱刚笑着对记者说。而询问罗远云,他只是憨憨地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讲,就是感恩。有党在,相信好日子在后头。”

  罗远云幼年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从此孤身一人。过去,他居住的泥瓦房仅用几根柱子支撑着,随时都有倒塌危险。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多方筹措资金,不仅帮他建了新房、购置了家电家具,还送了两头牛给他。2017年新年,生产和生活都有了着落的罗远云搬进新房时,第一件事就是请人把自己心中对党的感激“铸”在了房子外墙上。

  在上村村,像罗远云一样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精准滴灌”式帮扶下住进新家、开启新生活的脱贫户还有很多。目前,该村73户198名贫困村民已全部实现脱贫。而村党支部书记罗日康的一句话,更令记者惊叹不已:“2015年我们村集体收入只有1.95万元,现在有50万元,将来我们有信心干到1000万元!”

  怎能有如此“三级跳”式的收入增长?面对记者的疑问,罗日康讲起了村子的历史。过去好几十年,上村村都是远近闻名的“养猪村”。靠着养猪,村民的日子尚可,但却带来了严重的水体污染,整个村子臭不可闻,无人敢进。或许是因为喝了污染的水,好几个村民患上了癌症。为了保护河源市作为珠三角水源地的绿色生态,2014年起,全村开始了猪场整治。一时间,村集体收入锐减,陷入了贫困。

  怎样才能让村子尽快摆脱困境走向富足?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经过一家一户地走访、调研,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定下了“红色文化+革命教育+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决心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

  “村里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完全可以结合绿色休闲观光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谢筱刚告诉记者,目前,上村村作为广东省委组织部认定的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创建单位,正在建设占地1380亩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总投入达8400万元。

  曾经无人肯光顾的“养猪村”,如今已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村”。罗焕荣故居、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旅游互动体验区、革命烈士纪念馆……随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日渐成型,村民们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很多人开始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农家乐、民宿等也兴旺起来,村子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红色村’为抓手,激发业已脱贫的村民们致富的内生动力。”谢筱刚说。

  有意思的是,河源市扶贫工作局局长钟志坚告诉记者,他也在一次下村调研时看到了罗远云房子上“感恩共产党”五个大字,受到很深的触动。“精准脱贫到了总攻阶段,老百姓这么相信我们,我们只能奋力把这个山头攻下来,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钟志坚说。

  令他欣慰的是,河源市农村贫困发生率已从2015年的3.93%下降至2018年的0.46%,25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达11.31万元。钟志坚说,下一步河源将进一步健全扶贫保障体系,抓好产业增收工程,依托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茶罐子等特色工程,让贫困户的好日子长长久久。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