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电动自行车产业蓄势迎挑战

2018年12月16日 06:2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电动自行车因其方便快捷,已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难以规范管理等问题,也为管理者带来不小的挑战。

  为此,今年5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发布了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下称“新国标”),并将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今年8月1日,包含电动自行车在内的助力车也正式实行强制性认证(“3C认证”)。

  随着两项新政的落地,安全和管理难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电动自行车产业面临的挑战却日益凸显。

  据介绍,与1999年颁布的“老国标”相比,新国标全面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并对最高车速、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主要技术指标做了较大调整,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对生产企业而言,短时间内挑战较大。

  日前,在由中国自行车协会会同相关主管部门、认证检测机构以及行业骨干企业等召开的推进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和3C认证实施座谈会上,企业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部分电动自行车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在认证过程中,到底哪些产品合格、哪些不合格,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也都存在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对标准的理解不到位,影响生产和投入。

  中国自行车协会在调研中也发现,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研发,关键问题不在整车,而在配件。因为新国标安全性要求高,特别是新增的阻燃、淋水、防无线电骚扰等指标,企业需要重新选择供应商,但现实情况是相应的合标零配件配套能力不足。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刘素文表示,两大新政特别是新国标颁布之初,行业企业持观望和抱侥幸心态的不占少数。但一段时间以来,通过对新国标、3C认证的大力宣传,以及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大量协调工作,局面有了极大改观。目前行业整体持积极拥护态度,不仅能正确理解,还都作出积极响应,纷纷设计开发符合新国标的产品。

  据了解,龙头骨干企业积极转变观念,研发新产品。企业从不理解到认可再到积极对标新政、设计生产新车型,这个“渐变”过程恰是行业转型的缩影。目前,行业已经获得了272张3C认证证书。

  数据是很好的佐证。据统计,今年前3个季度,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2023.8万辆,同比增长4.6%;规模以上电动自行车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533.8亿元,同比增长3.8%。据中国自行车协会预计,2018年全年电动自行车产量仍维持在3000万辆以上的水平,产量同比微增。

  下一步,如何积极贯彻落实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和3C认证,让行业迈上新的台阶是关键。“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力量,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新政的顺利实施。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一方面将严格按照新国标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一方面持续推进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合理化建议。行业将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尽快梳理、完善电动自行车核心零部件和其他配套产品的标准,实现‘以零促整、以整带零、整零并举’的行业发展新局面。此外,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机构将携手进一步加强对新政的宣贯,进一步加强对制造端、销售端和消费端的引导,夯实各方对新政的认识和贯彻。”刘素文说。(经济日报记者 孟 飞)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