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港珠澳大桥香港金巴推网购票务 旅检大楼将卖纪念品

2018年11月19日 09: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港珠澳大桥通车的第4个周末,经大桥来港的内地旅客持续增加,18日大桥香港口岸出入境人数突破9万人次,经大桥往来车次则较上周末高约12%。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18日称,希望23日推出“金巴”网购票务后,可疏导巴士人流,未来会在旅检大楼开售卖纪念品的摊档,方便内地旅客即日来回。

  资料图:香港旅游巴驶经旅检大楼旁的闸口,准备登桥。中新社记者 麦尚旻 摄

  据报道,根据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截止至18日晚上8点,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入境人数有47864人次,出境人数则43332人次,出入境人数较11日同时段的8.2万多人次高10%以上。香港运房局数据显示,11月17日早晨8点至18日早晨8点,港珠澳大桥收费站总车流4472车次,较上周同时段的3949车次多523车次。

  张建宗称,希望23日“金巴”推出网上购票服务后,可疏导在同一时段出入境的旅客。至于香港旅游车,只要在周五申请,隔天便可直接到客运大楼接载旅客,灵活性大大增加。

  为让东涌巴士有效分流,张建宗鼓励旅客到欣澳乘接驳车,以及前往有半日游的旅游景点。他还称,为让只来拍照“到此一游”的旅客无须离开离境大堂也可购物,会在旅检大楼开一些食物或手信的摊档。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