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建议:疫苗补种须先接受专业评估

2018年07月24日 07:30   来源:经济日报   吉蕾蕾

  针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从中央到有关部门均已鲜明表态将彻查严处。目前不少家长还是忧心忡忡,纷纷翻看孩子的接种记录,对已经接种过的疫苗产生质疑。

  截至目前,流入山东的252600支“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的“百白破”疫苗,流向已全部查明。记者了解到,此次涉事疫苗占比接近山东全省年使用量的4%,主要流向济南、淄博、烟台、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等8个市。其中已接种247359支,损耗、封存5241支,涉及儿童215184人。

  “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是什么意思?“效价指标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7月23日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和所有药品一样,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疫苗的两大基础前提,此次“问题疫苗”的“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是指疫苗中有效抗原成分的含量低于标准范围,表明疫苗的有效性不够,可能会影响保护效果,与安全性是不同的两个方面。

  记者了解到,百白破是一类(免费)疫苗,用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种比较危重的疾病,需分别于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共接种4次。

  很多家长疑虑,孩子接种了“问题疫苗”是否会有毒副作用?有关专家介绍,一般来说,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的红肿热痛、发热、过敏等,一般都比较轻微,而过敏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发生率很低。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的24小时至48小时内,后期再发或者产生后遗症的可能性很小。

  接种了“问题疫苗”的孩子还需要补种吗?曾光认为,正常来说,完成4次接种儿童可得到较好的保护,家长如果确定孩子接种的是涉事百白破疫苗,可以结合孩子接种次数和批次情况,向当地疾控部门或接种单位咨询,看是否要继续补种。“接种了涉事疫苗的孩子,究竟有多少人能达到抗体,必须接受专业评估才能知道。”曾光举例说,与麻疹等疫苗相比,百白破疫苗并没有反复接种的历史,一般接种一次后就不会再接种。曾光建议,“家长们不要盲目给孩子补种百白破疫苗,还没有接种的也最好不要轻易拒绝给孩子接种,毕竟,疫苗对于防御疾病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

(责任编辑:刘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AI教育“慢”创业    2018年07月20日
  • ·让阅读充实孩子们的暑假    2018年07月20日
  • ·不要让孩子输在“抢跑”上    2018年07月1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