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获奖者说 | 经济日报:当好经济新闻舆论引导的“定音鼓”

2018年01月29日 14:34   来源:中国计协   

  2016年2月15日,经济日报一版刊发的《走向经济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述评》,获得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者如是说——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处于二者交集位置的经济宣传工作,也就必然始终是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主阵地,始终是党的新闻事业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领域门类繁多,经济问题非常复杂,各种杂音、噪音难免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和经济行为,甚至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一定挑战。

  经济日报作为中央党报、经济大报,必须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以政治素养和党性原则擦亮眼睛、打开喉咙,奏响经济宣传的“定音鼓”,精准引导经济新闻舆论,成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的主力军。《走向经济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述评》之所以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秉持这一原则。

  准确把握经济新闻宣传的理

  近几年,经济日报把学习、阐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把总书记经济思想作为理解和解读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对思路方法的重大调整的“定盘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特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经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念支撑和理论指导。

  从实践成果看,面对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黑天鹅”频飞、“逆全球化”趋势抬头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克服重重困难,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韧性和位居世界前列的傲人成绩,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对外开放积极活跃,经济转型成效显著,展现了世界各国中少有的从容自信。赢得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我们有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有外国学者将其总结并称之为“中国践行习近平政治经济学”。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经济日报编委会策划、由我执笔撰写了《走向经济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探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述评》一文。这篇文章从“经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的新判断、新论述、新观点、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应当说,总书记的经济思想博大精深,从“经济治理现代化”这个角度切入,有着独特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治”,在于把握重大平衡;“理”,在于规范发展秩序。其指向,都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感知一个国家的治理,经济是最直观的维度。现代经济是一个复杂、巨大、精巧的运行系统,推动经济治理现代化,无疑将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重要的牵引作用。

  这篇文章围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治理现代化这个论题,以“怎么看”“怎么干”为视角,从“与时俱进的战略筹谋 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把握平衡完善经济治理 知行合一推动全面改革”“理顺思维强化执行 全面提升治理能力”这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尤其对蕴含其中的辩证思维和方法论进行了重点论述。强调和倡导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总书记经济思想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色。他反复强调,处理经济问题要多讲一些辩证法,学会辩证思维,善于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文章经过一番梳理,抽丝剥茧,总结出了总书记经济思想对经济领域重大关系的辩证统筹:政府与市场关系、供给与需求关系、公平与效率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对这些关系的把握,不仅反映在总书记经济思想的基本原则中,也蕴含在活跃其中的辩证思维的方法论上,对于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努力探究党报经济评论的术

  面对全媒体竞争格局,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主流媒体的经济评论?我觉得,新媒体尽管“花样百出”,但“内容为王”不会变。把主要精力放在“内容为王”上做文章,是我们应对挑战、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内容为王”上做好文章?我在经济日报做评论工作已经20年,获得了5次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和特别奖。实践的结论是,打造经济评论的“金字招牌”,无疑最有力、最有效也最快捷。有了这个“撒手锏”“定风珠”,形成“内容为王”,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经济评论,尤其是“黄钟大吕”型的经济评论的重要性,在引领经济舆论走向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着力改进评论工作,加快摆脱“老一套”,从选题、策划、形式、机制等方面寻求新突破,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用越来越多有鲜明特色、有观点见解、有较强时效的独家评论带动报纸改进创新,形成经济日报在全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日报的评论,一定要以经济为主,这是一项基本要求。经济工作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经济运行大势、经济政策措施、经济生活信息从来都是社会各方面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经济日报的评论要努力成为经济领域的舆论“主阵地”。当然,我们作为党报,也要承担很多政治、社会、文化类的评论任务,但也要注意同其他媒体的区别,尽可能地写出“经济味儿”,充分体现经济日报的特色。

  经济日报的评论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关键在于6个字:“鲜活、专业、务实”。

  所谓“鲜活”,就是要“接地气”。大道至简,大义微言,多讲、会讲、讲好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大白话”,是改进文风的重要方向。评论是写给广大干部群众看的,就要多讲些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文字生动活泼、鲜活有趣,才能写到人们的心坎上去。如果写的文章人们看都看不懂,怎么会有感召力、影响力、引导力?同时,我们正处于一个网络热词层出不穷、流行语言不胫而走的互联网时代,有些不良的新词新语当然不能盲目迎合,但也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躲在“围墙”后面自我封闭,一成不变地沿用老一套话语体系,久而久之就会与时代脱节、与大众话语体系脱钩,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就会越来越少,好听点儿说是“曲高和寡”,不好听的说法就是“自娱自乐”。想办法让文风多染上些“流行色”,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所谓“专业”,就是要体现能力与见识。经济日报要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政经大报,只有以专业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预测能力为攀登的阶梯。缺少专业素养,策划、评论、述评以及深度报道就没有“含金量”,就会被认为是“瞎说乱写”,不能服众,又何谈地位?一句话,不“专业”,就不会有“主流”和“权威”。因此,写好经济评论必须心中有数、肚里有货,不能半桶水晃呀晃,自己糊涂还想让人明白,肯定不行。当然,“专业”容易使文章看起来“死板板”“干巴巴”,这就要想方设法把生硬、深奥、艰涩难懂的专业观点“翻译”得有根有据、有血有肉。比如“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大多数人听闻之下都感到生僻,茫然不知其为何物,其实就是“法律无禁止,干啥都可以”。评论要让读者受益、受用,就得自己加强学习、加强知识储备,多充电,多动脑,让文章的信息量更大、“含金量”更高些。

  所谓“务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不得半点虚假。读者之所以要看经济日报,是因为我们的文章有启发作用、有指导意义,可以作为部门决策的依据、企业投资的指南、资本市场的风向、百姓理财的参考,牵涉到千家万户“真金白银”的进进出出,必须牢牢守住准确、客观、务实的底线。对于一些海外媒体“抹黑”中国经济的舆论热点,以及一些市场化媒体为吸引眼球而渲染炒作的经济问题,我们要及时出击,坚决展现我们的态度,把握好舆论导向,全面准确地分析经济的基本面和运行趋势,客观公正地看待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工作中的新做法新经验,既不一味地放“空炮”,也不胡乱地放“礼炮”,才能真正稳定市场的预期、增强人们的信心,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领唱”作用,逐步向产生“世界影响”迈进。(作者齐东向,系经济日报评论理论部常务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