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攻坚“执行难”:让司法为民“零距离”

2018年01月13日 10:30   来源:光明网-法治频道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攻坚“执行难”:让司法为民“零距离”

  光明网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攻坚“执行难”:让司法为民“零距离”

  为实现“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2017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频频发力,多措并举破解执行难,确保案件执行质效迈上新台阶,让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攻坚“执行难”:让司法为民“零距离”

  如创新手段,用全媒体直播的形式治理“老赖”;将“老赖”纳入摇号系统黑名单;多部委联合惩戒“老赖”;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老赖”的相关信息进行曝光。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攻坚“执行难”:让司法为民“零距离”

  截至去年11月份,最高法与国家发改委等10多个部门建立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已为2764万件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1515亿元,查询到车辆2662万辆、证券480亿股、船舶24.72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18.82亿元。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攻坚“执行难”:让司法为民“零距离”

  此外,最高法还联合60多个单位构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网络。累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861万人次,限制842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327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7.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攻坚“执行难”:让司法为民“零距离”

  审了案、判了案,如果维护群众利益却卡在执行一环,那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路也断在了这“最后一公里”。只有坚决打赢执行难这场硬仗,才能让司法为民“零距离”。(策划:孙满桃 制作:邱亭 配音:石佳)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