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日讯(记者 林火灿)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中国代表团希望即将召开的马拉喀什会议所做出的决定,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遵循多边议事规则,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的马拉喀什会议是《巴黎协定》达成后的首次缔约方会议,会议期间将举行首次《巴黎协定》缔约方会议,备受各方关注。
解振华表示,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的部长级预备会刚刚召开,这次会上所有参加预备会的50多个国家的部长都取得了共识,这次马拉喀什会议一定要开成一个落实行动的会议。这次会议将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加强2020年之前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谈《巴黎协定》,是谈2020年之后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但是我们2020年之前《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及多哈修正案所确定达成的共识、做出的决定和各国做出的承诺,都应该兑现、落实。因为这是为2020年之后实现和落实《巴黎协定》奠定政治基础,也将为减排和适应能力奠定基础,所以所有过去做的决定和各国的承诺都应该落实。
二是各国已经做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到底落实的情况怎么样,这也是需要大家明确的,因为2018年要进一步开展全球的促进性对话,所以必须要了解各国整体行动情况。
三是为了落实《巴黎协定》当中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要开展一系列的谈判,并做出一些具体安排。因此,各方要就《巴黎协定》实施的后续谈判做出具体安排,要有一个时间表,也要有一个路线图,最终把《巴黎协定》所有规定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制度安排来加以落实,这是这次会议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四是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即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到底能不能落实到位。就是让大家看到发达国家提供了多少资金,这些资金到哪儿去了,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效。所以在预备会上,由英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在OECD国家当中统计汇总了一下资金筹措的情况,也报告了到今年已经筹措了600多亿美元来支持发展中国家。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还要进一步研究,要看一看到底这些资金是不是符合公约的要求,就是额外的、新的、充足的、可预见的资金安排,可能在这次马拉喀什会议上对发达国家资金的安排、技术转让的安排也要进行讨论,可能要做出一些判断和安排。
“中国代表团希望马拉喀什会议所做出的决定,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遵循多边议事规则,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解振华说。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