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恒:3%赤字率并非铁律 该突破就要突破

2024-11-26 15: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罗志恒:3%赤字率并非铁律 该突破就要突破

2024年11月26日 15: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如何看待近期的增量财政政策?围绕这个问题,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第93次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例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罗志恒称,增量财政政策主要是四个方面,即加力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这四个方面最需要关注的是第一个方面,近年来力度最大支持地方化债。

  罗志恒认为,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下行等导致地方政府可用财力减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积极性受到影响。这次债务置换除了规模较大以外,更重要的是恢复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积极性。

  “这次化债对风险和增长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位,从过去几年的‘化债中发展’转到了在‘发展中化债’,这是大的思路转变。”罗志恒说,除了规模大,还有财政和化债思路的转变,这进一步引起了地方政府行为和预期的改变,有利于经济发展。

  罗志恒认为,在当下讨论财政政策,不能仅仅讨论总量的概念,还要讨论怎样去使用政策,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就是财政政策的重点和机制的问题。

  罗志恒认为,3%赤字率并非铁律,该突破就要突破。财政纪律的标准应该是严格的问责制度以及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

  财政政策到底怎样是积极的?罗志恒认为,有必要从静态的赤字率转到盯住支出增速,支出增速达到或者接近名义经济增长就是积极的。

  罗志恒认为,经济下行期的财政政策应当以支出政策而非收入政策为主。要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政策重点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

  此外,罗志恒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追加预算来弥补今年的收入缺口进而提高支出增速,更好地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的功能;二是调整专项债制度,从“先定额度再找项目”变成“根据项目储备情况定额度”,避免有额度但支出不出去;三是加大对特定群体的补助和支持,以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并提振消费;四是优化化债政策,从长期来看要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五是成立房地产稳定基金。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