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重组此起彼伏,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国际形势催生了中国能源石化行业的战略性大重组,1998年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了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组成立不久的中国石化集团便着手进行重组上市的更深层次的改革,目标是将一个资产规模巨大,背负庞大社会负担,拥有120多万职工的大型国企改组为一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国际上市公司。这本身不亚于一场深刻的革命,它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超乎想象。经过对业务、资产、财务、机构、人员的重组,中国石化集团集中其主业和优质资产于2000年2月独家发起创立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化于2000年10月发行167.8亿H股并融资35亿美元,10月18日成功实现了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上市,实现了战略性重组和历史性突破。随后,于2001年7月发行28亿A股并融资118亿元,8月8日成功实现了上海上市,是当时海外上市的国有企业大盘股首次回归A股市场的公司,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境内外四地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国石化两次发行和四地上市成为中国石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公司快速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积蓄了力量。
通过改制上市,中国石化不仅筹集了发展资金,改善了资本结构,实现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中国石化进入了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上市以后,中国石化按照国际规范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并落实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裁班子的各自职责和工作程序,初步形成了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按国际惯例设立了发展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三个专业委员会,实现科学、迅速和谨慎的决策功能。公司吸收和借鉴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将原来以集权为主的职能式体制改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事业部管理体制,实行集中决策、统一控制和专业化经营。
从2003年开始,公司根据有关监管机构要求和自身加强管理的需要,建立和试行了内部控制制度,并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公司每年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内控制度,从而为公司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和科学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董事会认真履职,适时对公司经营战略、改革发展、债务融资等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根据监管要求和公司实际需要,公司积极开展并全面完成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建立健全了公司治理文件,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境内外法律法规,中国石化修订完善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三个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关系工作制度》、《独立董事工作制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定》等内部治理制度。
中国石化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后,认真总结了公司改革发展的历史和成功经验,通过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塑造了“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和“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以及“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有化工公司”的企业愿景。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已成为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