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中国如何用11年消灭这种传染病

2021年11月23日 17:28   来源:武汉晚报   

  近日,美国一知名药企实验室发现疑似存有天花病毒。美国疾控中心证实说,这些标注着“天花”和“牛痘”字样的小瓶是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清理冷柜时偶然发现的。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与联邦调查局(FBI)正就此展开调查。

  这条新闻出来后,“新中国只用11年消灭天花”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曾造成全球数亿人死亡的“天花”,在中国是怎样被彻底消灭掉的?

  【事件】

  全世界仅两个实验

  存有天花病毒

  据悉,这15个可疑小瓶是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附近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的一个实验室被发现的,这处实验室主要从事疫苗研究。15个小瓶中的五个瓶身标注“天花”字样,另外10个瓶身标注“牛痘”字样。报道说,小瓶看起来完好无损,发现这些小瓶的工作人员当时带着口罩和手套,没有迹象显示有人接触到小瓶中的物质。目前,这些可疑小瓶已经被美国疾控中心接收保管,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美疾控中心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美疾控中心及其行政合作伙伴和执法部门正在调查此事,这些瓶子里的东西看起来完好无损。”“发现这些瓶子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戴着手套和口罩。”“没有迹象表明有人接触过少量冷冻药瓶。”

  报道称,美疾控中心还表示,美国的天花研究重点是开发疫苗、药物和诊断测试,以便在天花被用作生物恐怖主义媒介的情况下,保护人们免受天花的侵袭。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毒,致死率高。世卫组织在1980年宣布彻底消灭天花,自然界已无天花病毒藏身。不过,按照有关国际协议,全球有两个实验室还有少量天花病毒样本存放,分别是美国疾控中心位于亚特兰大的一个实验室,以及位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壮举】

  中国是最早

  能够对付天花的国家

  天花,肆虐人间数千年,夺走了至少5亿人的生命。假设有四个人患天花,就有一个人要死于天花。活下来的,要么满脸麻子,要么眼瞎或是耳聋。

  天花在中国的流行,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一场战争之后,俘虏把天花从国外带到了中国。

  当初的紫禁城里同样也笼罩着天花的阴影。大清王朝,先后有顺治、康熙、咸丰、同治四位皇帝遭到过天花的袭击。

  为躲避天花的传染,顺治曾不惜打乱正常朝议制度,躲在深宫不敢上朝。但最终,他还是没能逃脱天花的魔掌,不治身亡。

  十八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总人数在1.5亿以上,而亚洲,天花每年吞噬的人口达80多万。

  中国是最早能够对付天花的国家。清代名医朱纯嘏的《痘疹定论》中记载,在宋真宗年间,宰相王旦的几个子女陆续死于天花,最后只剩下一个孩子王素,于是他请来各地名医来帮王素预防天花。一位住在峨眉山的神医将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细末,吹进王素的鼻孔后预防成功,这就是后来流传的人痘接种术。

  一次感染,终身免疫。人痘接种术正是利用这一特点,用毒性较低的天花病毒让人轻度感染,然后产生抗体。这一技术是现代医学免疫学的起源。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信》中对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有过这样的评价:“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多种重组疫苗的载体

  源自中国

  中国的人痘接种术保护了世界各地无数人的生命,但遗憾的是,被接种的人还是有2%的死亡率。

  18世纪末,受到人痘接种术的启发,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从牛身上发现了天花病毒的近亲——牛痘,牛痘病毒感染人以后,产生的症状不像天花那么严重,但它产生的免疫反应足以使人能够抵御天花病毒的侵犯。从此,比人痘更安全的牛痘接种法正式诞生并开始在全世界推广。

  1805年,牛痘接种法传入中国,而生产天花疫苗的毒种却全部来自国外。

  1926年,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下定决心,要用中国的毒株生产中国的疫苗。他就是中国生物制品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齐长庆。在中国消灭天花的战斗中他居功至伟,同时,新中国狂犬疫苗的研制他也功不可没。

  1926年2月,一名天花病患者来到医院,齐长庆和他的助手李严茂提取了患者身上的病毒,接种到猴子的皮肤上传了2代,再接种到家兔的皮肤和睾丸上传了5代,又接种到牛的皮肤上传了3代,经过十代减毒之后,一种免疫力好、副作用小的天花痘苗毒种“天坛株”就此诞生。

  现在,“天坛株”已经成为多种重组疫苗的载体,除了天花疫苗、乙肝疫苗外、世界上第一个全面进入二期临床实验的艾滋病疫苗也是以“天坛株”为载体重组的。

  从齐长庆的“天坛株”出现到新中国成立的23年间,旧中国也曾实行过义务种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天花的流行。1950年1月至8月,中国境内天花患者仍然有44211例,分布在全国广泛的地域,这一年,因天花而死亡的有7765人。

  新中国仅用11年

  彻底消灭天花

  1950年8月2日,为时13天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长李德全在会议上指出,对天花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就是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服务人民大众为前提。

  当年10月,为了在新中国彻底消灭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的天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全国迅速掀起了普遍种痘的高潮。

  解放初期,老百姓的生活还十分困难,为了不给人民群众增加负担,国家承担了种痘的所有费用,还拨巨款先后成立或完善了专门研究疫苗等防疫制品的北京、长春、兰州、成都、武汉、上海等六大生物制品研究和检定所。

  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全国各地接种疫苗达五亿多人次,有效地控制了天花的泛滥和蔓延。

  赵铠,中国工程院院士,毕生致力于病毒疫苗的研究开发,曾为甩掉中国乙肝大国的帽子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中国消灭天花的一大功臣。

  1956年,26岁的赵铠主动扛起了天花疫苗革新的大旗。摒弃传统思维,他在借鉴国际经验后,创新提出用“鸡胚细胞”来培养痘苗,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后不久,中国科技工作者又研制出了耐热液体痘苗,延长了疫苗的保存期,满足了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和气候炎热而又无冷藏设备地区种痘的需要。

  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初,中国进行了三次强制性全民种痘和两次接种,五亿多人口共发放了18亿剂疫苗。

  为了防止病毒从境外输入,从1961年3月开始,中国在云南靠近边境50公里的范围内对当地居民实行了三年普遍种痘一次的方法,以加强免疫,在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的国境线上开辟了一条长达4061公里的天花免疫地带。

  1961年6月,中国最后一名天花病人胡小发痊愈出院;1975年11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亚洲有史以来第一次消灭天花;1979年12月9日,全球扑灭天花证实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的认证书上用六种文字写道:我们证实扑灭天花已在全世界实现。

  此前,在纪念世界消除天花40周年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当前,在世界面临新冠病毒大流行时,人类战胜天花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当各国团结一致抗击共同的健康威胁时,什么都可以变为可能。”

  综合央视财经、中新社、CCTV国家记忆、共青团中央报道

(责任编辑:杨奇奇)

精彩图片

新中国如何用11年消灭这种传染病

2021-11-23 17:28 来源:武汉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