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举行 周鸿祎“红衣课堂”聚焦AI 让智能体成为“数字员工”

2025-08-07 18: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举行 周鸿祎“红衣课堂”聚焦AI 让智能体成为“数字员工”

2025年08月07日 18: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7日讯(记者 杨秀峰) 8月6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东方企业创新发展中心、360互联网安全中心、ISC.AI大会组委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在北京开幕。大会现场,360集团创始人、ISC.AI大会主席周鸿祎开讲“红衣课堂”。

在“红衣课堂”上,周鸿祎把八成时间留给AI,只留下两成给老本行网络安全。他解释,智能体已成全球热词,随着智能体时代的到来,AI对全球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改变将会前所未有的剧烈,而普及AI和AI应用,将带动更多个人和政企组织借助AI全面提效,这对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周鸿祎表示,无论以企业家IP的身份为AI发声,还是在第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开设“红衣课堂”,目的只有一个:向全社会传递“千行百业All In Agent”的理念。他希望,通过聚焦智能体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深入解析AI如何借智能体为各行业全面赋能,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周鸿祎透露,接下来他会持续开设“红衣课堂”,面向全社会讲授如何了解AI、应用AI。

周鸿祎以360纳米AI新近发布的L4级多智能体蜂群为例,说明智能体如何让大模型“长出四肢”。他比喻道:大模型再强大,也只是“大脑”缺“手脚”,难以直接解决业务问题;而智能体恰好补齐了行动能力,使AI 从“会思考”走向“能成事”。在他看来,智能体能够解析任务、规划流程、调用工具并保持记忆,完成从需求到结果的完整交付,是AI 从技术概念跃迁为生产力工具的关键桥梁,更是重塑产业形态、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载体。

在周鸿祎看来,智能体经历了从基础交互到自主协作的渐进式突破。L1只能回答简单问题,类似初级聊天机器人;L2依托预设流程提高效率,却仍离不开人类主导,灵活性不足;L3则在单一领域具备深度推理能力,好比“专业员工”,一旦任务跨域,协同短板便暴露无遗。

纳米AI最新推出的L4级多智能体蜂群,让智能体能力实现质的跃升:它打破单体边界,把不同领域的推理型智能体“拉群组队”,像蜂群般协同作业。以视频制作为例,用户只需一句自然语言指令,系统便自动拆解任务,依次调动文案、分镜、配音、剪辑等专项智能体,十几分钟即可交付传统团队数十人耗时数天的成果,从而用“以一顶百”的效率重新定义复杂任务的完成范式。

为了让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也能分享智能体的红利,周鸿祎亮出“360 智能体工厂”。作为首个面向公众的L4 级多智能体蜂群生产系统,“360 智能体工厂”通过四大核心能力把应用门槛降到极致。

一是极简开发,首创多智能体协作编辑器,无需编程,用自然语言描述岗位需求即可生成智能体,让业务人员也能像技术人员一样参与创建工作。

二是强大引擎,支持多智能体连续执行1000步以上任务不中断,处理Token规模达千万级,可完成动态网站搭建、高盛级研究报告等高端成果。

三是丰富生态,集成5万余款现成智能体、200余款官方认证工具及深度搜索能力,企业可“开箱即用”。

四是全链路安全,依托360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先能力,构建从智能体生产到应用的安全防护体系,防范“幻觉输出”“指令攻击”等风险。

此外,360智能体工厂的“人在回路”机制让用户可全程参与任务流程,随时调整优化任务细节,确保结果符合预期;无论是整理企业数据,还是制作高价值视频,各类场景需求都能被快速、准确地响应。

周鸿祎指出,过去只有顶尖AI公司才能打造L4级智能体;如今,借助智能体工厂,任何企业都能快速组建自己的“数字团队”。当最懂业务的员工直接搭建、掌控智能体,行业经验便转化为智能生产力——这种“业务主导、AI赋能”的模式,推动人机协作范式革新。未来,一名人类员工指挥上百个“数字员工”将成为常态:个人升级为“超级个体”,企业则进化为“超级组织”,运营效率由此被重塑。

“红衣课堂”是ISC.AI学苑打造的旗舰教育IP,由周鸿祎携手百所高校精英讲师、AI创业先锋与行业顶流博主共同授课。课堂现场剖析个人在智能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方法论,解构企业级智能体的应用部署的技术壁垒,让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帮助政企机构和个人用户在智能体元年抢占先机。

(责任编辑:李冬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