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经搜索

河间驴肉三成掺夹杂骡马肉 “驴肉之乡”不养驴

2010年08月10日 16:03   来源:健康时报   

阅读提要:

  ■掺假者通常是驴肉和骡马肉各半,一起煮,运到市场上销售,批发价一般48元/公斤。全驴肉价格最低也要52元/公斤,还须提前一天电话预定。

  ■一头150公斤的驴,能出60公斤熟驴肉,批发价每公斤赚2元左右,一头驴能赚120多元。而骡马出肉率高,会比一头驴多赚200元。

  ■消费者最好认准一些河间知名品牌,他们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加盟店,驴肉火烧相对有保证,他们不愿为了一点利益,毁了品牌形象。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最近几年,北京的大街小巷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驴肉火烧馆,很多标着“河间”二字。但健康时报记者深入河北省河间市调查发现,驴肉屠宰场大多存在以骡马肉充当驴肉的现象。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河间市每天有五千公斤驴肉被运往全国各地,而其中约有三成是骡马肉。而且,被称为“驴肉之乡”的河间很少有人养驴。

  骡马肉充当驴肉卖

  河间是河北省沧州市下辖县级市,从北京向南,沿106国道行进两个小时便能到达河间市区。在这里随处可见驴肉火烧的招牌。

  “我们本地饭馆的驴肉多是真的,骡马肉主要被卖到了外地。”当地一位知情人士杜峰(化名)说。“驴肉屠宰场屠宰驴、骡、马,然后这些肉放在同一个大锅里煮,加上驴油以及香料等必需品,煮熟后的驴肉和骡马肉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普通消费者很难发现。”

  记者在杜峰的带领下,走访了4家驴肉屠宰场,它们大多位于城乡接合部,较偏僻,没有任何标识,一扇大铁门、一条狗,满院子香味刺鼻。

  在一家叫做天发的屠宰场。一位妇女说,驴肉批发价格是48元/公斤,驴下水是38元/公斤,可以通过客车发货,很方便,他们每天都发货到北京、石家庄等地。但她不让人参观驴肉加工车间,“里面太脏,没有什么好看的”,加工车间门口贴着“禁止入内、违者罚款”的字样。 院子里有两匹待屠宰的马,记者提出质疑时,那妇女不置可否。

  随后,来到瀛香阁驴肉加工部。牲畜棚里只有两头驴,其余9头都是骡子。瀛香阁是当地有名气的驴肉火烧店,称自家驴肉只供应加盟店,不对外批发,其实不然,付钱就供货。这里的一位师傅介绍,他们通常是驴和骡马各半,放在一起煮,随后一起销售,批发价都是48元/公斤。在这里也能买到真正的驴肉,只是最低也要52元/公斤,提前一天电话预定,他们煮肉时就把预定的驴肉单独煮,不跟骡马肉混一起煮。

  去的第三家是姚记驴肉批发店,这家规模较大,每日可加工1500公斤驴肉。但却不能满足记者“想买纯驴肉”的愿望。女老板用浓重的方言说,“48元一公斤,只能保证不掺马肉。”杜峰转过脸来说,“言下之意是驴肉里将要加骡子肉的。”

  最后一家位于河间市区十一街上,这家名片上印有“信誉第一,以诚为本”字样的驴肉批发店,也存在骡马肉充当驴肉的现象,但他们确实很“诚实”:如果想要真正的驴肉,需要提前电话预约,然后单独煮,条件是一次性购买一头完整的驴,大概六七十公斤驴肉,每公斤50元,而掺加骡马肉后的卖价是48元/公斤。

(责任编辑:高蕾)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芎归炖乳鸽    2009年11月19日
  • ·女性手脚发凉慎吃韭菜补阳    2009年10月21日
  • ·防治考前综合症 补脑更要补气血    2010年05月14日
  • 商务进行时
    商务地带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