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0日讯(记者 韩肖)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北方流传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语。冬至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已是一种习俗。12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发布“冬至食用饺子的消费提示”(以下简称《消费提示》),邀请多位专家介绍饺子消费、制作、食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消费提示》指出,消费者在选购速冻饺子时,应选择有良好冻藏设备的商场或超市,选择质量和安全有保障的正规厂商产品。购买前要观察速冻饺子包装是否完整,外观是否质地均匀。如发现速冻饺子已经解冻变软,有明显的开裂、变形、粘连,颜色发暗、发灰,袋内有大的冰晶等情况则不要购买。在商场或超市挑选速冻食品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过度翻动冷柜,选购结束后应立即关闭冷柜门。
面对琳琅满目的速冻饺子,看懂包装上的标签信息尤为重要。《消费提示》提出三点注意事项:
1、仔细观察标签信。在速冻饺子外包装上,应有印刷清晰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完整的内容。
2、查看配料表及营养成分。配料表所列配料,是按照加工食品时各种配料加入量递减排列的;营养成分表,标明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消费者可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馅料及所需产品。
3、查看保质期和贮存条。根据外包装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推算此产品的可食用期限,确保选购速冻饺子不超过保质期;贮存条件可从标签上查看,并严格按相应要求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