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话实说|冬至来临 吃饺子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2023-12-20 1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0日讯(记者 韩肖)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北方流传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语。冬至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已是一种习俗。12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发布“冬至食用饺子的消费提示”(以下简称《消费提示》),邀请多位专家介绍饺子消费、制作、食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消费提示》指出,消费者在选购速冻饺子时,应选择有良好冻藏设备的商场或超市,选择质量和安全有保障的正规厂商产品。购买前要观察速冻饺子包装是否完整,外观是否质地均匀。如发现速冻饺子已经解冻变软,有明显的开裂、变形、粘连,颜色发暗、发灰,袋内有大的冰晶等情况则不要购买。在商场或超市挑选速冻食品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过度翻动冷柜,选购结束后应立即关闭冷柜门。

  面对琳琅满目的速冻饺子,看懂包装上的标签信息尤为重要。《消费提示》提出三点注意事项:

  1、仔细观察标签信。在速冻饺子外包装上,应有印刷清晰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完整的内容。

  2、查看配料表及营养成分。配料表所列配料,是按照加工食品时各种配料加入量递减排列的;营养成分表,标明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消费者可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馅料及所需产品。

  3、查看保质期和贮存条。根据外包装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推算此产品的可食用期限,确保选购速冻饺子不超过保质期;贮存条件可从标签上查看,并严格按相应要求进行保存。

  对于饺子的贮存要求,《消费提示》指出,速冻饺子对存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要特别注意控制储存温度,进行密封低温保存。速冻饺子应避免和其他生鲜肉食一起存放。如新鲜的鱼、肉等,因生鲜肉食易携带细菌,混合存放易引起细菌传播。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家庭自制饺子时同样需注意,在自制饺子时宜选用优质、面筋度较高的特制精白粉或特制饺子专用粉。在馅的制备上,应选择肥瘦适当的肉类和新鲜蔬菜。在制作饺子过程中,使用器皿应清洗干净,并做到原料生熟分开操作。尽可能按食量制作,现包现食,风味更佳。如一次制作很多,应把剩余生饺子放在冰箱冻藏保存,但也不要存放过长时间。餐后剩下的熟饺子,建议在室温下凉透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并尽快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本网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食话实说|冬至来临 吃饺子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2023年12月20日 1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0日讯(记者 韩肖)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北方流传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语。冬至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已是一种习俗。12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发布“冬至食用饺子的消费提示”(以下简称《消费提示》),邀请多位专家介绍饺子消费、制作、食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消费提示》指出,消费者在选购速冻饺子时,应选择有良好冻藏设备的商场或超市,选择质量和安全有保障的正规厂商产品。购买前要观察速冻饺子包装是否完整,外观是否质地均匀。如发现速冻饺子已经解冻变软,有明显的开裂、变形、粘连,颜色发暗、发灰,袋内有大的冰晶等情况则不要购买。在商场或超市挑选速冻食品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过度翻动冷柜,选购结束后应立即关闭冷柜门。

  面对琳琅满目的速冻饺子,看懂包装上的标签信息尤为重要。《消费提示》提出三点注意事项:

  1、仔细观察标签信。在速冻饺子外包装上,应有印刷清晰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完整的内容。

  2、查看配料表及营养成分。配料表所列配料,是按照加工食品时各种配料加入量递减排列的;营养成分表,标明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消费者可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馅料及所需产品。

  3、查看保质期和贮存条。根据外包装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推算此产品的可食用期限,确保选购速冻饺子不超过保质期;贮存条件可从标签上查看,并严格按相应要求进行保存。

  对于饺子的贮存要求,《消费提示》指出,速冻饺子对存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要特别注意控制储存温度,进行密封低温保存。速冻饺子应避免和其他生鲜肉食一起存放。如新鲜的鱼、肉等,因生鲜肉食易携带细菌,混合存放易引起细菌传播。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家庭自制饺子时同样需注意,在自制饺子时宜选用优质、面筋度较高的特制精白粉或特制饺子专用粉。在馅的制备上,应选择肥瘦适当的肉类和新鲜蔬菜。在制作饺子过程中,使用器皿应清洗干净,并做到原料生熟分开操作。尽可能按食量制作,现包现食,风味更佳。如一次制作很多,应把剩余生饺子放在冰箱冻藏保存,但也不要存放过长时间。餐后剩下的熟饺子,建议在室温下凉透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并尽快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责任编辑:李冬阳)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