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5日讯(记者 李方) 9月25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将于10月25日至29日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举办。
本届农高会主动适应改革,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市场化办会理念,坚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局,全面推进筹办工作。
在展览展示方面,以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的方式,全面展示交流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在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农业节水、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优秀成果,展览分为室内展、田间展、云上展、海外展四个板块,开展专业化、场景化、联动化展览展示。
其中,室内展总展览面积14万平米,设置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特色现代农业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展、智慧农机装备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等六个展馆展区,农耕文化及好物美食两个农文商旅融合体验区,一个种子交易大市场。和往年相比,今年农高会邀请招展首次实现全国各省市县政府、省农科院、农业大学、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全覆盖,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科院和北京、上海、广东、甘肃等30个省(区、市)以及上合组织国家、非洲国家、荷兰、瑞典等41个国家共1800余家企业参展。农高会期间,将同期举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促进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
田间展聚焦“365天永不落幕田间推广展”主线,重点围绕“现代种业、耕地保护、农业节水、智慧农业、乡村和美宜居、产业富民增效”等板块,以“技术、品种、模式”展示为核心,在杨凌示范区设置11个集中展示点和12个示范推广点,开展场景化、集成式、全产业链田间推广展示,深化农文旅产业融合,让展览展示有看头、有学头,技术可带走,模式可推广,直观、生动展示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及示范推广应用新图景。
云上展聚焦数字赋能,进一步加大AI、VR、AR等数字化技术在农高会展览、活动、交易、服务、宣传等各方面的应用场景开发和应用,为国内外客商提供线上全景观展、线上对接撮合、线上展示交易平台,打造数字化展示应用新场景、新亮点。
海外展设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依托当地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和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举办展览展示、投资贸易及宣传活动三个板块内容,推动更多特色农产品、农业技术及农机装备“走出去”,持续扩大“杨凌农高会海外展”品牌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农高会会期,邀请了“与辉同行”团队走进杨凌农科城和杨凌农高会,展示农高会上的前沿农业科技成果、特色农产品,助力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产品销售,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在会议活动方面,本届农高会将举办会议论坛、成果发布、投资贸易、赛事评奖四大板块25项重点活动。
其中,会议论坛板块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农业“政产学研用金服”全产业链资源合作,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共安排开幕式、2025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2025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第七届全国农民教育发展论坛、第七届杨凌种业创新论坛、第十九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农耕文明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25乡村振兴论坛、2025年全国农业与气象科学技术创新交流推广会、第五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等10项重点活动。
成果发布板块,聚焦打造农业科技成果权威发布平台,重点举办全国百千项农业科技成果发布活动(10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1000项优秀农业科技成果、50项高价值农业专利发布活动);农高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四新”发布活动;《2025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和《2025中国农业产业投资报告》发布、百名专家服务“三农”咨询等4项活动。
投资贸易板块,聚焦农业产业建圈强链,重点举办杨凌农高会推介暨洽谈签约系列活动、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招商对接活动、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2025陕台农业合作恳谈会、2025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对接交流活动、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走进杨凌农高会暨“千商万户”采购对接活动、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交流活动等7项活动。
赛事评奖板块,聚焦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重点举办第五届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以市场化方式举办中国好苹果2025大赛总决赛、第二届睿抗(杨凌)农业机器人应用赛、后稷奖评选及鉴宝农高会等4项活动。
本届农高会由中国农业展览协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杨凌会展集团主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农业发展集团、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支持,中国国际商会、科技日报社、农民日报社、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中国开发区协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蔬菜协会、农业科技报社等机构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