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在京发布

2024-11-04 14:43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30日电 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29日在北京发布《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揭晓了2024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2024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简称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名单。

  报告显示,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呈现以下特征:省域分布不均衡,川新蒙滇数量约占七成。除西藏外,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在其他11省份均有分布。其中,四川县域上榜数量最多,达到29个,其次是新疆15个、内蒙古12个、云南12个、贵州9个、陕西8个、重庆7个、广西5个、甘肃1个、青海1个、宁夏1个,四川、新疆、内蒙古、云南四省(自治区)的中国西部百强县数量占比近七成。

  对西部地区经济贡献大,内部规模差异明显。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经济总规模接近五万亿元,以西部地区1/11的县级单位,贡献了近1/5的经济总量。2024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485.9亿元,平均同比增长5.9%,分别高于全国、西部地区0.7和0.4个百分点。同时,中国西部百强县内部的经济体量差异较大,6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超两成低于300亿元。

  工业主导地位突显,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二产业仍是中国西部百强县发展的主引擎,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平均为4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加近500家,达到11426家。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较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达到40.0%,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方税负仍保持较低水平。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贡献了西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1.5亿元,平均增长10.2%,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6.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共同富裕扎实推进。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44908元,平均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2737元,平均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平均为2.03,较去年缩小0.04,比全国低0.36,城乡发展更加均衡。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到88.6%;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3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1.8%,较去年略有提升;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平均为97.8%,较去年提升1.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4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分布在10个省份,四川上榜数量最多,共31个,其次是陕西14个,内蒙古11个。

  从经济规模来看,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780.5亿元,平均同比增长5.7%,分别比全国、西部地区高0.5和0.2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是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发展的主引擎,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达到58.4%,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为36.7%。

  从财政税收来看,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3.5亿元,平均增长15.0%,比全国高8.6个百分点,增长较快。从居民收入来看,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51115元、平均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6107元、平均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平均为2.04,比全国低0.35,城乡发展相对均衡。

  从生态环境来看,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4.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3.1%,平均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完)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在京发布

2024年11月04日 14:43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30日电 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29日在北京发布《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揭晓了2024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2024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简称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名单。

  报告显示,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呈现以下特征:省域分布不均衡,川新蒙滇数量约占七成。除西藏外,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在其他11省份均有分布。其中,四川县域上榜数量最多,达到29个,其次是新疆15个、内蒙古12个、云南12个、贵州9个、陕西8个、重庆7个、广西5个、甘肃1个、青海1个、宁夏1个,四川、新疆、内蒙古、云南四省(自治区)的中国西部百强县数量占比近七成。

  对西部地区经济贡献大,内部规模差异明显。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经济总规模接近五万亿元,以西部地区1/11的县级单位,贡献了近1/5的经济总量。2024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485.9亿元,平均同比增长5.9%,分别高于全国、西部地区0.7和0.4个百分点。同时,中国西部百强县内部的经济体量差异较大,6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超两成低于300亿元。

  工业主导地位突显,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二产业仍是中国西部百强县发展的主引擎,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平均为4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加近500家,达到11426家。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较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达到40.0%,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方税负仍保持较低水平。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贡献了西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1.5亿元,平均增长10.2%,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6.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共同富裕扎实推进。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44908元,平均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2737元,平均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平均为2.03,较去年缩小0.04,比全国低0.36,城乡发展更加均衡。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2024中国西部百强县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到88.6%;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3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1.8%,较去年略有提升;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平均为97.8%,较去年提升1.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4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分布在10个省份,四川上榜数量最多,共31个,其次是陕西14个,内蒙古11个。

  从经济规模来看,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780.5亿元,平均同比增长5.7%,分别比全国、西部地区高0.5和0.2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是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发展的主引擎,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达到58.4%,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为36.7%。

  从财政税收来看,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33.5亿元,平均增长15.0%,比全国高8.6个百分点,增长较快。从居民收入来看,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51115元、平均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6107元、平均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平均为2.04,比全国低0.35,城乡发展相对均衡。

  从生态环境来看,2024中国西部百强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4.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3.1%,平均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完)

  

(责任编辑:李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