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同日出台住房公积金调整优化措施、15城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超30城房屋“以旧换新”政策正在进行……近日,多地房地产相关政策进行优化调整。业内专家表示,各地政策呈现出“因城施策”、精准施策的特点,将助推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日前,北京、广州、沈阳、苏州四个城市同时出台对住房公积金的调整优化措施,进一步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其中,北京拟对购买绿色建筑等给予更多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广州上调了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苏州推出公积金存贷产品,沈阳优化了公积金提取政策。
“北京和广州都聚焦于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有助于持续推进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另外,苏州的政策值得关注,对各地传统公积金业务创新具有启发意义。”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类政策充分说明,各地购房政策将进一步优化。
除优化公积金政策外,青岛、南昌、福州等地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同时针对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出“以旧换新”政策。
截至4月10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广州、赣州、济宁等15个城市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因城施策’,及时、灵活地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源自此前我国建立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也有助于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