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影市场“豪赌”风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警惕电影市场“豪赌”风

2016年02月18日 10:20   来源:光明网   网络

  这个春节档的票房最大赢家就是《美人鱼》。这部电影目前票房已经突破21亿,难怪有人戏称,当年欠星爷的电影票,这下都还了。不过在漂亮的成绩单背后,该片票房保底18亿的传闻也喧嚣直上,资本运作也让保底这个词从电影圈中浮现出来。

  “票房保底”这种市场行为,是一种利润分成的新玩法,近年来在电影圈开始流行。“票房保底”这种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制片方与发行方在电影上映前签订一个对赌协议,双方先制定一个数额,制片方可以提前获得这笔高额收益;但如果实际票房超出这个数额,发行方就能优先获得额外收入。对于一些业界看好的电影,很多发行方都采取这种模式来保障利益最大化。

  不过这种模式赚的有,亏的也有。如宁浩导演的《心花路放》,保底5亿,最终票房入账11.7亿,发行方大赚。而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曾传10亿元保底价,结果票房只有5亿多。冯小刚导演的《我叫李雪莲》目前还在江西热拍,但已经签下保底5亿发行的协议,确保影片刚开机就已收回投资。

  对于电影行业刮起的票房“豪赌”风,电影圈内需要冷静思考。保底其实是电视圈曾流行一时的收视对赌玩法的延续。这种风气演变到最后,极易产生票房造假、虚高的情况,也会让业界扩大对唯票房论的推崇。加上因为电影产业的火热,很多基金公司已经涌入电影行业,把电影做成金融产品来营销,极容易产生泡沫。因为电影与普通的金融产品有着本质区别,电影市场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资本策略运用到影视领域未必行得通。

(责任编辑:杨斯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