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超验幻象下的中国经验表达及文化价值

2016-09-02 12: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两年,随着全球化与互联网的交织渗透与深度融合,国产电影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活力迸发的“青春”姿态,《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捉妖记》、《寻龙诀》、《美人鱼》及《大鱼海棠》等一批新式魔幻(奇幻)大片“接踵而至”。它们不仅完善了我们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也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征程。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约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对当下魔幻电影的内容、技术以及对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文作者为饶曙光和李国聪。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饶曙光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强势崛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数字技术飞速变革,后现代消费文化思潮勃兴。在诸多内外因素的合力驱动下,作为商业电影主流类型的魔幻片方兴未艾,逐步成长为促进中国电影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尤其近两年,随着全球化与互联网的交织渗透与深度融合,国产电影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活力迸发的“青春”姿态,《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捉妖记》、《寻龙诀》、《美人鱼》及《大鱼海棠》等一批新式魔幻(奇幻)大片“接踵而至”。它们不仅在叙事逻辑、类型拓展、创意系统、制作技术等层面发生深刻厘革,加快完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与文化体系,同时也鼎力推动中国电影重工业迈向规模化、系列化、国际化的“新世代”,协力筑就民族电影的“中国梦”,悉力开拓国产大片新征程。

  近年来的国产魔幻电影大多依托历史文献、先秦古籍、民间传说的原型与母题,通过具有特定世界观及奇特逻辑的传奇故事,架构起迥异于现实空间的“想象世界”,以夸张化、寓言化的神秘意象传达出大众内心被遏抑的潜隐诉求与原始欲望。纵观其演变轨迹和衍化路径,一方面,它们以超验幻象下“中国经验”的银幕传达,完成对人性幽微的细腻审视、东方伦理的当代建构及现实社会的清醒洞察;另一方面,其精神文化内核不仅浸蕴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映现出丰饶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也隐含着对国人生存本相、价值观念及文化心态的审视忖量,在传承与重构中彰显出独特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

  魔幻镜像下的现实表征与人文关怀

  魔幻电影往往移植商业类型电影的多种娱乐元素,并融合主流价值观及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于光怪陆离间演绎人与妖、灵与肉、美与丑的斗争与统一,以超自然的形式凸显现实秩序下被遮蔽和压抑的隐秘历史及边缘文化,以“消失的边界”冲破传统现实主义的羁绊枷锁,完成“触碰”现实的终极意旨。其实,相较于“虚构”和“想象”对日常生活表象及惯常经验的颠覆和反叛,“魔幻”不仅以多种本土化代码雕镂出跨越世俗逻辑的奇观世界,也能于陌生奇诡间返身眸望人类熟稔的栖息巢地,达成对虚幻与现实的双向衔接与双重超越。诸如莫言小说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其魔幻意象中便蕴涵着鞭辟入里的人性反思及透彻深邃的现实剖判。

  当下国产魔幻镜像中不乏高科技、特效技术合成的未知疆域、奇观异景及玄冥时空,亦常出现具有通灵特质和现代意识的动植物意象。其中,这些被赋予神秘超感的魔幻意象多是凝练自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及哲学认知中的精华,并跃动、穿梭于重塑历史、影射现实及神往未来的整个交融过程,于亦真亦幻、虚实相生间释放出巨大的艺术冲击力,阐发出深邃的历史性哲思。它们围绕人与妖、人性与兽性的纠葛,形成以情感和伦理为核心的叙事母题,或考量人性善恶,或影射现实真相,或戏谑伦理失范,或建构理想人格。诸如《画皮》中王生与佩蓉的感情因“狐妖”小唯的出现而陷入困境,类似伦理考验在现实婚姻生活中亦经常出现,其结局则满足了观众对美好爱情的祈愿和想象;再如《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出现的毒茶、毒烟、毒蛊及毒鱼,与当下环境问题及食品安全形成了呼应;《美人鱼》中“人鱼恋”的纯真情感与物欲金钱世界的较量,正是对时下浮躁社会、游戏情感的嘲讽和抨击。它们不仅指涉现实,更触及观众内心幽秘,引发情感认同与共鸣,奇幻怪诞意象肌理间集合、隐喻着人类压抑已久的欲望诉求以及后工业文明笼罩下的精神焦虑。诸如《寻龙诀》中出现的彼岸花陨石,于幻象间无形放大人类意识深处潜藏的恐惧与困惑,而最终胡八一敲碎彼岸花幻觉,克服恐惧,得以实现自我成长和救赎的段落设置,则是对人类强烈渴求拨开迷雾逾越桎梏的生动折射。

  如果说,魔幻意象的使用是其抵达现实彼岸的重要路径,那么,人文情怀的注入便是其保持鲜活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当下本土观众的价值理念、审美趣味、心理积淀及信仰启蒙等因素正导引着魔幻创作的走向,不仅包罗已渗入民间社会生活、深层心理的风水信仰、鬼妖文化及深受儒道观念熏陶的伦理认知,还囊括有当代人对真善美、和谐社会、个体价值、精神理想的隐秘诉求。诸如《捉妖记》中人妖和谐相处的主题及恣溢出的浓浓亲情,使得这部“合家欢”电影流露出的诸多情绪与当下大众内心的美好希冀相吻合;再如影像中常出现的“降魔者”、“捉妖师”等“拯救者”形象,正是观众对“正义战胜邪恶”渴望心理的银幕投射。

  奇幻外衣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重构

  可以说,国产魔幻电影扎根于本土文化、民间信仰及善恶伦理基础上的现代演绎,使之愈发彰显出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若回返于历史纵深处爬梳,或可追溯至1920年代末兴起的“武侠鬼怪片”,历时性沿革中注定了其血脉间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国产魔幻电影的故事素材多从中国古典精粹及本土元素中汲取营养、获取灵感。诸如《画皮》系列改编自“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且影像中不乏东方古装风韵及武侠元素;《大鱼海棠》的创意则源自哲思精微的《庄子?逍遥游》,片中动画形象设计便颇受先秦古籍《山海经》、志怪小说《搜神记》及上古传说中神兽灵物形象的启发;《寻龙诀》中穿插有大宗中国古文化真实史料及鲜为人知的风水玄机奥秘,其间探险寻宝、摸金校尉、风水墓葬等情节元素设置与东方玄学、神异资源、现代传奇的内在理路一脉相承、交相辉映,这些都是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具象实践。

  时下国产魔幻电影深掘本土化创意元素及民族文化特质,不仅意在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也聚焦于尝试探索重新激活中国文化资源体系。这种民族文化的重构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及创新转化;二是本土文化对异域、异质文化的吸收与整合。诸如在《画皮》系列电影中不仅出现西方魔幻电影的诸种类型元素,还有多条线索交叉并进的现代叙事模式,其场景布置、画面布局、色彩铺陈上也混杂有西域风情格调;徐克的《狄仁杰》系列电影中出现的异化生物、基因突变、生化危机等镜头,经常夹杂有欧美科幻电影的痕迹;《捉妖记》里的妖怪形象的创意虽源自于中国传统志怪古籍,但其设计也明显烙刻有美国动漫动画造型的诸多特点。另外,魔幻电影还与武侠、爱情、科幻、战争、侦探等类型相糅合,呈现出多重面相、混搭风格。可以说,这种将传统精粹与现代理念交融,整合中西方多元异质文化的创作逻辑,为推动国产魔幻电影走向类型拓展、内容创新、文化融合创造出新的机遇和契机。如今,国产魔幻IP在生产、制作、创意、衍生等层面上,彰显出愈发蓬勃的生命力,但仍与好莱坞成熟的IP商业运作体系存有较大差距。国产魔幻电影若要真正实现与之有效博弈,就要构建起兼具民族文化内核、主流价值观念及中华美学精神的成熟IP商业开发系统,形成“自成体系、自成生态”的产业链条及工业化流程,方能达成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旨归。

  视觉奇观下的审美追求与文化担当

  电影自诞生初便与技术紧密相连,百年电影史的演进,也是电影技术的发展史。新时期电影思潮的兴衰起伏间便镌刻有技术变迁的足迹,而现代电影的发展更是离不开高科技尤其是特效技术的的支撑。诸多史实证明:技术革新是实现电影视觉奇观、文化内涵及价值伦理有效融合的重要手段。魔幻电影正是依凭高科技摆脱现实逻辑的束缚,打造颇具超验性的绚丽奇观与炫目异景,呈现依托文化内蕴与特效技术的虚拟美学世界与想象艺术空间,将流行文化、现代价值嵌入原始意象系统。一方面,以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激活人类原欲本能与集体记忆;另一方面奋力冲破工具理性,于奇观镜像中满足普罗大众的审美需求,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进而实现价值引领与文化担当的协调统一。

  时至今日,在数字特效的支持与体验经济的驱动下,国产魔幻大片不仅学习西方电影制作技术及商业模式,而且也着眼于培养烙守电影工业标准、科学流程的产业品性。如《画皮2》中“狐妖”小唯破冰而出的美轮美奂的奇观,以及精心打磨的“水下换皮”震撼场景,达成了传统特效、CG技术与实体模型的完美对接;《寻龙诀》中采用成熟规范的特效程序,以高效保质的IMAX-3D立体实拍与立体转制相结合的方式,精致雕琢出风格化地宫魅影,CG特效精细拼接墓室空间,生动平整地呈现出由奈何桥、石化森林、鬼门关、神女像、彼岸花等所构成的冥界系统。近年来,国产魔幻大片不仅致力于全方位营造影院视听极致体验,也开始形成以高品质视觉呈现为重心的“工业化流程”,以期实现数字技术与艺术审美的无缝对接与匹配,为中国电影产业升级换代打开新窗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资本逻辑和商业利益的拥泵下,某些魔幻大片过分追求玄幻、奇观、快感以及数字技术体验,轻忽电影本体与艺术锤炼,缺乏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其扭曲的国族认同、混乱的类型组合、无序的想象世界、枯竭的人文素养不断挑拨观众的信任和底线,主流价值观在飞檐走壁、神乎其技的镜像中悄然解构、黯然消隐。虚无主义在波诡云谲的景观中裹挟着熟悉又陌生的叙事,充斥在被抽离文化内核的空壳之中。可以说,这些粗制滥作之流依旧停留在表层样式的简单挪移上,无法将传统文化融入影像肌理,艺术审美只能淹没在瑰丽炫技之中。当下,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势冲击,中国电影需要用“高科技”讲好故事,将高科技转化为艺术创新力,高举主流文化旗帜,遵循电影产业发展规律,在艺术层面更有力度、有温度地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国家形象,方能增强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创新性发展。

  魔幻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体系

  近年来,以《寻龙诀》、《捉妖记》、《美人鱼》等为代表的国产魔幻大片屡创票房奇迹,它们凭借国际化的特效技术、工业化流程范式、专业化制作团队,不断擢升中国电影工业水准,促进国产电影有效海外传播,推动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电影市场体系及电影文化体系的协调发展。诚如张宏森先生所言:“中国电影要形成重工业产品推进,轻工业产品跟进,大剧情影片镶嵌在中间的格局,这样作为产品体系才是相对科学的,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中国电影若要真正促成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创作格局,就要建设全面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实现主流商业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的“和谐相处”:即以国产商业大片为冲锋号,以中小成本电影为主力军,鼓励中国电影新力量,培养成熟观众群体,构建兼具文化逻辑与产业逻辑的中国电影新生态,打造具有想象力和生命力的现代化电影产业体系,进而实现中国电影的结构性调整与科学发展。

  “互联网+”浪潮下,中国电影新格局应运而生,国产新大片崛起,诸如战争片、科幻片、魔幻片等类型在与好莱坞的博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国产魔幻电影在实现技术与艺术、作者与类型、市场与文化、IP与原创的协商与对话上,为中国电影重工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参考。如今,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华语魔幻电影,亟需承载民族优秀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坚守本土文化立场,熔铸现代伦理价值,传播主流价值观,以跨文化姿态和工业化逻辑传达“中国经验”,彰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更加有效、有力的国际传播。 

查看作者更多观点>>>>>>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