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送审稿)已报送国务院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经济网 > 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送审稿)已报送国务院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30日 11:25
陈丽平
     我国一百多种语言濒危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130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使用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语言占了一半,有的更少:

    赫哲族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主要聚居区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能用本族语交际的只有十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绝大部分人都已转用汉语;

    “倒话”作为母语使用于青藏高原东部、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境内,使用者目前仅有2685人;

    满语,现在只有约100人能够听懂,约50位老人还可以说;

    仙岛语,是阿昌族一个支系使用的语言,使用人数仅有100人左右;

    木佬语目前仅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会讲,已是名副其实的濒危语言……

    这些濒临消失的语言大多没有相应的文字,仅保留在山歌、传说等口头语言形式中,靠口耳相传。有的已没有交际功能,只能成为少数老人记忆中的语言。

    据了解,在世界范围内,有近6000种语言正在以一种加速度消亡,时至今日,大约已有3000种语言濒临灭绝。

    许多少数民族语言缺乏法律保障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目前,涉及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国家法律主要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

    “这三部法律各有不同和侧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宪法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强调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是针对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制定的法律。

    “从总体上说,我国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只是从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和民族语言文字规划的角度,为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所做的规定,而不是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角度提出的。”黄行说。

    据黄行介绍,具体到我国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法制建设而言,即使目前已经制定的民族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所涉及的语种也很少,仅限于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彝语、傣语、壮语等少数几种语言,而多数的少数民族语言,实际上并没有法律的保障措施。

    黄行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发展的不平衡。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语言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和书面语系统,语言内部的方言差异也比较大,这些语言在行政、教育、媒体、信息化等现代社会语言活动中的使用客观上存在很大的局限,因此现有法律法规只能对那些既有需求又有条件的语言给予保障,还无法顾及其他众多的少数民族语言。
来源:法制日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编辑推荐
白乐天"催命"关盼盼
世界十大"最性感"建筑
梦露游玩旧照首度公开
希特勒战时休闲生活照
 
圆明园首次展回归文物
中国最大王妃墓将开放
·"和氏璧"并非翡翠雕琢
·刘家庄改写济南建城史
·济南出土千年"唐三彩"
·宋代广州八大"卫星城"
·豪华墓演绎英雄爱美人
·菏泽一工地惊现古沉船
 
玄烨亲手雕刻的"陪都"
"帝师"翁同龢嗜食鲥鱼
·再生缘作者出生地失火
·上海滩"游民王国"覆灭
·陈纳德军服亮相抗战展
·梁实秋夫人游园照曝光
·郁达夫"毁家诗纪"背后
·新闻出版界泰斗邹韬奋
 
 
翰墨场中参透世情冷暖
"沧海""巫山"都"无行"
·冰心是我的一盏"明灯"
·希拉里梳起30年前发型
·"南城土著"怀念老花市
·1655年就有"牛仔布"了
·台湾民众中秋烤肉起源
·砂锅居幌子"过午不候"
 
  视频专区
 
  博客地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